[ 中国当代佛教网-首页 | 加入收藏 ]

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般若文海!

微博 微信
欢迎关注
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
客服

注册登录

网站导航

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(卷第一)

守培法师 著

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

(卷第一)

 

守培法师著

 

楞严经妙心疏自序

 

释迦如来。应化世间。不为别事。为欲令众生识得自己本来面目而已。我等众生。迷失自己本来面目。认妄遗真。将奴作郎。妄起贪嗔。自招罪业。如蚕作茧。自缚自缠。无解脱时。愚者安愚。不求解脱。智者求解。不得其门。如古之外道六师。今之科学哲学。研究万物之本原曰。唯心唯物。曰一元。二元。无有是处。吾佛教中。言万物之本原。言之烂矣。但则。欲买无处买。欲卖无人要。良可慨耶。首楞严经。显密圆通。顿渐俱备。印度国王。秘为至宝。禁止外传。我国古德。谓之教网宏纲。禅门要关。余谓此经。非但是教网禅关。亦是破无始黑暗之明灯。照本来面目之宝镜也。为本经详明二种根本。一者无始生死根本。二者菩提涅??元清净体。乃至人之五阴身。如何组织而成。人身之六根性。如何分别而有。如是种种奇谈。要闻。非佛不能说。他教无所闻。诸经虽说。略而不详。非若此经详细分明譬喻而解说也。以此经对于世界众生根本问题。有切体之关系故。古今诸大德沙门居士。咸喜研究。由唐迄今。注释此经者。其人数百。其书数千。广说略说。总说别说。节要说。谈玄说。横说竖说。顺说逆说。无说不有。无微不至。更有何义而复著此疏耶。大藏之中。未疏之经。多且众矣。不疏他而独疏此。使繁者益繁。而缺者任缺。智者用心。宜如此乎。然乎此经之疏多矣。但已阐之经义固多。未阐之经义亦不少。尝闻一字之义。海墨书而不能尽。况此十卷灵文。岂可疏尽乎。诸疏中非特阐扬经之微义不能尽。而经之大义亦未能尽。又不独大义未能尽。而谬解经义者有之。疑而不能决者亦有之。经云。阿难见佛。殷勤启请。十方如来。得成菩提妙奢摩他。三摩。禅那。最初方便。是为阿难请问三大问题。如来答复此三。而成此经。楞严十卷。不外此三问题明矣。从何至何为答妙奢摩他。从何至何为答三摩。从何至何为答禅那。如是大义。是经之纲要。首当发明。从阿难请示起。至第四卷尚留观听止。此中佛答阿难最初方便。妙奢摩他之问。发明九法界虚幻不实之理。此即理经也。从阿难请赐华屋之门起。至第九卷即魔王说止。此中佛答阿难三摩之问。发明十法界造因感果之事。此即行经也。从罢座再来起。至第十卷不恋三界止。此中佛答阿难禅那之问。发明破五阴之魔境。此即证经也。以上理。行。证。三经中。各有主要。理经妙奢摩他为主。其中虽说三摩禅那。乃奢摩他中所具之三摩禅那也。行经中以三摩为主。其中虽说奢摩禅那。乃三摩中所具之奢摩禅那也。证经中以禅那为主。其中虽说奢摩他三摩。乃禅那中所具之奢摩他三摩也。如是妙奢摩他。三摩。禅那。三即一。一即三。其中主宾。非明眼者不能分别。如是经义。求于诸注。渺有发明者。以是余谓经之大义。犹未显尽也。阿难七求心处。诸注谬为如来七处征心。十二类生与十类生。乃生起与还灭之不同也。非有色。非无色。为众生之真元。从此起妄。即生非有想。非无想。由有妄想。而有卵胎湿化。由卵胎湿化。而有有色。无色。有想。无想。故有十二类生也。众生还灭。非有色。非无色不起妄。即无非有想。非无想。想无故。卵胎湿化亦无。胎卵湿化无故。有色无色。有想无想亦无。非有色非无色。离妄归真。名为成佛。是故还灭。只有十类生也。诸注不解此义。谬除无色无想。而成十类也。经云。流变三迭。一十百千。六根功德。各有一千二百。诸注不解流变之义。所解皆谬也。经云。如来逆流如是。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。名为等觉。此解等觉所居之地位也。诸注谬为如来出涅??。菩萨入涅??。出入相交。名为等觉。如来不动道场。周遍十方。有何出入耶。如来出涅??。与菩萨断惑证真。有何关系乎。经云。重重单复十二位。方尽妙觉。此释妙觉义也。诸注不解单十。复十。二位之义。谬为单复合成十二种位次。经云。上历六十圣位。经中只有五十五位。诸注不明六十之义。谬以非位为位。凑成六十之数。如是等谬。诸注皆然。以是余谓谬解经义者有之。三渐次增进。有时以他为圣位。有时以他为非圣位。究竟是位非位。诸注不能决定。五十五位菩提路。考其修行位次。实有五十七位。诸注加减。疑惑不定。等觉妙觉。有时以为位次。有时以为非位次。究竟是位非位。诸注不能决定。诸大乘经。凡言菩萨修证位次。皆以十地为尽位。别说等觉妙觉。略露重修。义不明显。是以学教者。对于等妙二觉。含含糊糊。不能切实明了。天台智者大师说。十地后有等觉。等觉后有妙觉。菩萨地尽于妙觉。贤首教亦学此说。后来学者。皆依此说。而忽略诸经。本经对于等妙二觉。有分明指示。曰。觉际入交。名为等觉。重重单复十二位。方尽妙觉。义是从干慧。十信。十住。十行。十向。暖。顶。忍。世第一。十地。此单十位之果地觉。名为等觉。复由金刚干慧。金刚十信。乃至金刚十地。此复十位之果地觉。名曰妙觉。是故经云。重重单十复十二种位次尽。名为妙觉。璎珞经云。等觉报修凡夫事。亦言等觉重修凡夫所修之圣位也。仁王经云。等觉以前伏烦恼。等觉后。以金刚智。方能断烦恼。皆同此经等觉复修前位义也。诸家注疏。明知此经文义。不合台贤教义。而依台贤教义。强释此经。以致百病丛生。余疏此经。不但欲纠正此经文义。亦欲纠正佛教全体教义也。如是等经文。诸注疏者。不得真像。乱起猜疑。聚讼纷纷。莫衷一是。此余所谓疑而不决者亦有之也。又法相宗学者。以此经文义多反彼宗。而谤此经是伪造。其实法相宗。不但反对此经。乃反对全体佛教也。以佛说一切法皆空。彼说一切法皆有故。有相法。是生死的根源。为佛法之大障碍。我佛出世。专为破此。今之佛徒。提倡法相。毁谤楞严。实即是提倡邪宗。毁谤正法。衲子不识邪正。以正作邪。以邪为正。而望佛教兴盛。呜呼悲哉。或问。佛教一切法空。不立一法。我观一切经文。以及一切注疏。皆是名相。何言佛教反法相耶。答。佛经常说。佛法离一切相。离文字相。离言说相。此即表示佛法之真实相也。今人即以经文为佛法。而不知经文是佛法之注解。非佛法也。经文与佛法相差甚远。而经之疏。则于佛法又远之远矣。佛说经文。表示佛法。犹如标月指。今人以经文为佛法。岂但不识佛法。亦复不识名相。犹如执指为月。岂但不识月。亦复不识指。自已执指迷月。而复毁舍指认月者。余于此者。安忍缄默而无言乎。经文既非佛法。然则。古人为何而解经文远离佛法耶。爰上根利智者。终日行藏。语默动静。无非佛法。不须经文解说。自然与佛法不相违背。若中根之士。不能亲见佛法。必须经文说明。从经文而悟明佛法。若下根之人。非特不能亲见佛法。亦复不能领会经文。于是古德曲垂方便。注解经文。俾下根者流。从注疏而会经文。从经文而悟明佛法。佛法以经文为门户。经文以注疏为先导。则注疏于佛法不无小补焉。但注疏者。不了佛法。即不能解经文。是以注疏者。欲解经文。先须了知佛法。若画竹者。胸有成竹。乃可画竹。若胸无成竹。任笔成形。是竹非竹。自不能知。焉名为之画竹者乎。至若未会经文。而强作注解者。此又不但不能阐明佛法。而反为经文作障碍。如画竹者。不知竹是何物。濡笔涂鸦。示人曰竹。知者固不值一笑。而不知者即以彼为竹。转以竹非为竹。迷人正见。莫胜于此。观今之法相宗。多与此经相抵触。然人不非法相。而独非此经者。即不识真竹之类也。然法相虽非楞严。而楞严终不为所非。惟误解楞严者。障碍楞严。又一人误者。其障犹轻。一误众误。其障至甚。是故余著此疏。以补前人之未备。而作后学之阶梯。正为楞严除障碍。而显佛法之真象。破世间之昏暗。见自己之本来也。若见真象者。吾疏亦非矣。此如佛说之经。如标月指。见佛法者必舍经文。若执经文为佛法者。犹如执指为月。读者依疏而求经。见经者当舍疏。若执疏为经者。亦如执指迷月。殊违余愿矣。夫余虽明诸疏之非。非欲废弃诸疏也。如于长材指其寸朽。不以寸朽而弃长材。余之所得。亦从诸经中来也。古人开荒。余耕熟地。难易若此。不得谓余之智逾古人也。至余不疏他经者。以他经未生障碍。或已生障碍。未若此经之多故尔。此经疏于镇江玉山超岸寺妙心精室。因以名妙心疏焉。

 

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佛诞日沙门守培印光疏后序   

 

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一

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 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

 

将释此经。大义分三。初解释名题。二悬示纲要。三正解经文。今初。

 

大佛顶。如来密因。修证了义。诸菩萨万行。首楞严经。

 

此一经之名题也。名从体立。体由名彰。今欲显楞严之理体。故先释楞严之名题也。此经本有五名。译者截取五名之要义。总成一名。以便称也。所谓五名者。一大佛顶。悉怛多般怛??N奚媳τ J?饺缋辞寰缓Q邸4嗣?捞宥?⒁病4蠓鸲ァW苡饕痪??硖逡病Oも蚨喟汊??V涿?病N奚媳τ O灾渲?τ靡病J?饺缋础9?艘病G寰缓Q邸O怨?酥?τ靡病4耸?淖忠濉T诖犹迤鹩谩=窠?蒙愎橛谔骞省5?〈蠓鸲ト?帧6?匀テ溆嘁病6?然で滓颉6韧寻⒛选<按嘶嶂行员惹鹉帷5闷刑嵝摹H氡橹?!4嗣?朗露?⒁病0⒛选P员惹鹉帷=运?戎?恕=裆闳胫钇腥?小5闷刑嵝摹<此?ぶ?馈=裆闳胧桌阊现小H氡橹?!J撬?髦?怼=裆闳氪蠓鸲ブ小J枪蚀嗣??砸病H?嗝?缋疵芤颉P拚?艘濉4嗣?澜舛?⒁病N浇馊缋粗?芤颉6?诵拗ぶ?笠濉R澜馄鹦小J且痪??匾?9蚀嗣??∫病K拇蠓焦恪C盍??酢J?椒鹉竿勇弈嶂洹4嗣?乐涠?⒁病4蠓焦恪1砝硖逯?鼙橐病=裆闳氪蠓鸲ブ小S嘟陨闳肴缋疵芤蛑小R韵陨忝芄省4嗣?嗳?砸病N逡嗝?喽フ戮洹V钇腥?蛐惺桌阊稀4嗣?乐ざ?⒁病V钇腥?扌型蛐小6?と胧桌阊现?疃ā4耸且痪??峁?9嗜≈?9喽フ戮洹R嗝苤湟濉9事灾?S诖宋迕??小R?呷≈?7闭呗灾?W芷渌? 9渤山衩?=衩?湟弧R迨蹈梦濉T??湮濉R迨低?弧J痛艘幻?<词捅宋迕?病J痛嗣?狻R宸侄?唷3醣鹈?6???1鹈?摺I鲜?抛帧1鹩谥罹?9拭?鹨病O戮??蛔帧Mㄓ谥罹?9拭?ㄒ病?/p>

 

初释别名又分二。初分释。二合释。分释又分三。初释大佛顶如来密因。二释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。三释首楞严。初又二。初释大佛顶。二释如来密因。今初。

 

大佛顶。

 

大者。状法之词。佛是果中之人。顶乃最高之处。然一切法。莫不有顶。有在此为顶。在彼则不能为顶者。非其顶也。诸顶之中。以佛顶为最。华严九地菩萨。欲见佛顶。终不可得。故称佛顶名无见顶。即无法能高过佛顶也。取此以为经名者。有义存焉。考检古今解释此大佛顶者。约有五释。一约法释。谓此法是大觉世尊最胜顶法也。二约事释。谓由如来顶中化佛说咒。故名大佛顶也。三约理释。谓大即法身。佛即般若。顶即解脱也。四直指法释。谓大即众生心。佛顶乃显胜之义。五约喻释。谓喻之佛顶。不滞于见相也。此五种释法。初观之。各有所得。细察之。有得有不得。且试言之。初约法释曰。此法是大觉世尊最胜顶法。其义虽可。不切经文。有理无事。有实无权。摄义不尽故。二约事释曰。佛顶化佛说咒。故名大佛顶。事实固然。有事无理。义亦未足。三约理释。曰大即法身。佛即般若。顶即解脱。此系果上三德。无关修行。不唯义不相合。且又割裂句义。大佛顶。乃一名词。非三名词。纵许三字各立。而亦不合三德之义。如大字。本是状法之词。有名无实。何以合符法身德耶。佛是万德具足之人。何以但合般若德耶。顶乃最上之义。何以合其解脱德耶。此解过于穿凿。不合经文。而又割裂句义。不可依据。四约直指释曰。大即众生心。佛顶乃最胜之义。以大为众生心。无有考据。五约喻释曰。喻之以佛顶。不滞于见相也。此义甚然。以众生不生不灭为本修因之心。实有而不可见。不可见而决定是有。正是佛顶义故。余于此五种解释中。兼取事释。正取喻释。何以故。此经名题。含因行果三义。大佛顶因名也。佛顶化佛说咒。是本经重要之事实也。佛说此经。发明众生本具之真心。为本修因。义如佛顶。虽有而不可见。虽不可见而确实是有。故喻之以大佛顶也。如是二释。理事俱到。显密皆圆。是故此经以大佛顶为名。正义如此。

 

二释如来密因。

 

如来密因。

 

如来。是佛之德号也。依古释有三义。初依金刚经云。如来者。无所从来。亦无所去。故名如来。此系法身如来也。二依转法轮经云。第一义谛名如。正觉名来。此系报身如来也。三依成实论云。乘如实道。来成正觉。故名如来。此系应身如来也。依本经明如来义。亦有三曰。性真常中。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。此法身如来也。又曰。明极即如来。此报身如来也。又曰。自觉已圆。能觉他者。如来应世。此应身如来也。此如来乃该括三身而言也。密者。秘而不可见也。因者。果之对称。能生义也。以此生因。不同世物之生因。可以相见。故曰密因。密因者。谁耶。即众生本具之心。经云。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。然后圆成果地修证。此因能结如来之果故。非九法界之密因。乃如来之密因也。此句释大佛顶。以大佛顶是因名。此系因名之实事也。问。密因云者。为在众生一边言密耶。为始终皆密耶。答曰。此法究竟不可见。故名为密。若今不见而后见者。或愚不见而智见者。皆非真密也。古说。密因有三义。初曰妙密。始终皆见也。即诸佛常见自心故。余谓既曰常见。何以名密耶。若曰。众生不见。故名之曰密者。然则。当云众生密因。何以云如来密因耶。二曰微密。始虽不见。而终必见也。即菩萨因中不见。而果上能见故。义如物之初生。微细故不见。长大故见也。余谓此乃大小之关系。非显密义也。三曰秘密。始终皆不见也。如凡小之人。始终皆不能见自心故。余谓此如杳然绝迹。亦非密义也。当知。所谓密者。如人有物。藏之于家。不使他人知得。是名为密。若他知自不知。此名为失。非密也。若自他皆知。此名为显。非密也。若自他俱不知。此即无物。何密之有也。问。若此密因。始终皆不可见者。云何经中说。众生有明心见性时也。答。明心见性之见。非寻常之见。诸佛见自性。即以不见为见故。须知自性非所见。性是能见故。若以自眼求见自性。虽万劫千生。终无得见之理。假使见得。亦非真自性。自性非所见故。此义本经辨见文中详明。此不多述。所谓见自性者。以众生有所见故。不见自性。诸佛无所见故。名为见性。可知见是自性之障。远离诸见。即名见性。所以古人说。若人识得心。大地无寸土。又经云。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。可知见性之见。离诸妄见也。如是以自性作为物见者错矣。是以欲见自性者。当除诸见。诸见若除。无见亦不存。此即名为见自性。不可以智知。不可以识见。故名之曰密耳。言密因。有时可见者。不但有违自性。密义亦不成。近有痴人。闻彼说自性有时可见故。即千方百计求见自性。犹如水中捉月。徒劳可愍。乃至因此妄求而遭邪魔者。皆不了见性之义之所误也。若智者求见自性。而不直接见自性。知自性不可见故。但了目前境界。了得境空。则自性不见而自见。亦不认昭昭灵灵以为自性。以有所认识者。皆不是故。必待大地无寸土时。方是自性现前时。若目前有一法存在。而云见自性者。皆自欺欺人。成大妄语。此系修行之关要。学佛者不可不知也。

 

二释修证了义。诸菩萨万行。亦分二。初释修证了义。二释诸菩萨万行。今初。

 

修证了义。

 

修者。整治身心。断除无明烦恼。及诸习气也。证者。亲入其境。彻悟真如自性。及大涅??也。心境各别。谓之迷失真如。心境融通。谓之证得真如。众生妄起烦恼。迷失真如。是故如来有修证之教也。修有二义。一曰缘修。即以缘虑心而修也。如三贤菩萨。从初信自心。不生不灭。远离妄想诸生灭法。以缘心去取。故名缘修。即缘境而修也。二曰真修。亦名性修。即以真心而修也。如十地菩萨。已见性故。从性起修。远离外境故。无不生灭之可求。亦无生灭之可舍。无修而修。故名真修也。其所修。即伏断无明烦恼。成就如来密因也。以此密因。众生迷失已久。虽经发明。非修而不能成就故。证亦有二义。一曰偏证。即三贤菩萨断枝末无明。证偏真之理也。二曰圆证。即十地菩萨断根本无明。证究竟法身也。又说初地分破无明。分证法身。十地菩萨满证法身。其所证之法身。亦即如来密因也。此密因在众生望佛即名果。在诸佛望众生即名因。其实因即果。果即是因。非果外有因。亦非因外有果。因果之实体。即众生之自性。初修名因。修成名果。无二法也。了此密因之义而修而证者。即名修证了义。第一时说。舍生死。证涅??。是不了义。第二时说。无生死。本来涅??。亦是不了义。第三时说。无生死。本来涅??。无自性性。是了义。不了此密因而修而证者。即名修证不了义。亦名为盲修瞎练。此句专明修证。故定此为行名也。

 

二释诸菩萨万行。

 

诸菩萨万行。

 

诸者。众也。菩萨。略梵语。具云。菩提萨?省4朔?跤星椤R逦剿湟丫跷颉N戳嗽登椤9拭?跤星椤4说ピ嫉碧迨鸵病S忠濉R云刑岬馈>跷蛑钣星椤9拭?跤星椤4说ピ祭??鸵病S忠濉I锨蠓鸬涝痪酢O禄?谏?挥星椤4思孀运??鸵病S址?蟮佬闹谏?<按笫俊??镜取R逡嗤?稀F腥?谐跣摹<叭?褪?氐戎?稹9试恢钇腥?V谏?映醴⑵刑嵝摹9阈蘖?韧蛐小W岳???S筛苫壑了募有芯 =悦??ㄐ蕖4映醯刂潦?鼐 =悦??敌小F渲芯???蟀⑸?o劫。所积集之功行。实不可数计。故名之曰万行。万字举最多数而言。非止万而已也。又此行。非人天小乘之行。故曰诸菩萨万行。行。谓施行六度之德行也。行。亦有二义。一曰正行。二曰助行。前五波罗密属外境。是所修法。假彼之法。成我之功。故名助行。亦名行行。是所行故。第六波罗密属内智。是能行前五波罗密之心。以前五行皆由此而行。故名正行。亦名慧行。以离前五。则有慧而无福故。若依本经而论。顿教以禅那。及反闻自性为正行。持戒。诵咒等。为助行。渐教以持戒为正行。亦以诵咒为助行。此句释上修证了义。以诸菩萨之万行。即了义之修证故。修证了义。依理而名也。诸菩萨万行。依事而名也。理事虽异。同是行名也。

 

三释首楞严。

 

首楞严。

 

此果名也。由诸菩萨万行。而证入首楞严故。涅??经释首楞严云。首楞者。一切事竟。严者。坚固。谓一切事竟而得坚固之理体。曰首楞严。所言一切事者。即本经所明五阴。六入。十二处。十八界。七大等。众生于一切事未曾竟。故有生灭去来。成住坏空等。种种不坚固之相。诸佛已了四科七大等事。非因缘。非不因缘。非自然。非不自然。非和合。非不和合。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。清净本然。周遍法界。毕竟无一事相可得。而常住坚固之地。是为入首楞严三昧。亦名住常寂光土。又即本经所谓。圆满菩提。归无所得义也。是故余谓。首楞严。是果名也。或以首楞严连属上文。作修行解。彼不知修行是迁流变化。正是不坚固之相。任尔修至金刚心后。亦不得名为一切事竟坚固。竟。即不行故。如是以首楞严作修行事解。则有与名义相违过。是故将首楞严另作一句。不同他释曰。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也。又此经程次。先明理。次明行。后明果。若将首楞严连上作一句读。则此名题。有理有行。而无效果。则名题与文义不相符。岂不又成一大谬点乎。经题义该全经故。不可无果名也。以上分释别名竟。

 

二合释。

 

大佛顶。如来密因。修证了义。诸菩萨万行。首楞严。

 

总上因行果三。合成此经之别名。此别名中。含摄两重因行果。即显教因行果。与密教因行果也。显教又分顿渐二教。此经显(经文)密(咒)圆融故。名题亦具显密二义也。所言密教因行果者。大佛顶。密因名也。修证了义。密行名也。首楞严。密果名也。显教因行果者。如来密因。显因名也。诸菩萨万行。显行名也。首楞严。显果名也。显密同一首楞严果者。显密虽殊。证果不异。殊途同归也。又所谓方便有多门。归元无二路也。若将经文合此名题。从阿难见佛起。至第四卷尚留观听止。此中专谈如来因地之心理。故名如来密因也。从第四卷阿难请入华屋起。至第七卷所作如愿止。此中专谈修行法门。故名诸菩萨万行也。从第七卷阿难请示行位起。至第九卷即魔王说止。此中专谈证果之位次。及邪行之妄果。故名首楞严。此渐教之首楞严果也。从第九卷如来将罢法座起。至第十卷不恋三界止。此中专谈禅那中魔事。直指人心。不假方便。举心即错。动念即乖。此即顿教之果也。顿教因该果海。果彻因原。发心究竟二不别。果中含摄因行故。但言顿教果。不另言顿教因行也。亦因不落因果及诸位次。故名顿教也。至于密教之因行果。大佛顶是密因。能化佛说咒故。化佛说神咒是密行。持诵此咒。能断一切惑障故。咒后表示咒功。即密果。能得一切善果故。咒之道理。及功用。不可思议。故名密也。经文道理及功用。皆可解说。故名显也。总而言之。显密皆不外断惑证真。原无显密之可分别也。此名义该全经。全经不外此名。名为大纲。经为细目。名实相符。了得名义。亦可了其经义矣。然名虽有因行果之别。其实即一众生本具自心而已。以初明此心故曰因。趣向此心故曰行。证入此心故曰果。如是可知名虽三。而体实一。大佛顶。是成因也。修证了义。是坏因也。首楞严。是空因也。又如来密因。预行也。诸菩萨万行。正行也。首楞严。已行也。又大佛顶。始生果也。修证了义。分成果也。首楞严。究竟果也。又大佛顶。般若德也。以能化佛说法即佛母故。修证了义。解脱德也。以能断除诸障碍故。首楞严。法身德也。以为因行之体故。又如来密因。相大也。以能具足性功德故。诸菩萨万行。用大也。以能出生世出世间善因果故。首楞严。体大也。以能一切法真如平等无增减故。名三体一。举一即三。言三即一。亦一亦三。非三非一。三一圆融。不可思议。斯为大佛顶首楞严经之别名也。以上略释名题竟。

 

二释通名。

 

经。

 

梵语修多罗。正翻线。谓能贯摄诸法故。又翻契经。谓能契理契机故。以线不尊重故。舍而不用。遂依此土圣人之言。名之曰经也。古解经义。有五种拣别。一曰法本。二曰微发。三曰涌泉。四曰绳墨。五曰结?。然经义在贯摄。言教有结?一义已可了矣。以世间亦有典籍如经之结?者。但不如经指归正道。故加绳墨以拣别之。绳墨。即规正人心义也。世间亦有规正人心之言论。似经绳墨者。但义理不能深入。不如经之义理无穷。故更加涌泉以拣别之。涌泉。即出生无穷义也。世间亦有义理幽邃深远似经者。但不如经之深入微细。故复加微发以拣别之。然世间亦有深入精微之言论似佛经者。但不如经之能究竟法本。故又加法本以拣别之也。然经名虽贵。犹是总称。必具足此五义者。方名佛经也。天台教于此五法。各以教行理三配合之。未免过于繁琐。而反失五法之原义也。又有历法明经之说。谓经之一法。不但以色尘名。六尘皆可名经也。然此思想虽深。无乃反失经之正义也。如本经别题。即所诠之教行理。通题。即能诠之文字。今讲经字。不应再涉及教行理。以教行理应在别题中讲。不应在通题中讲故。通题中讲教行理。即混乱通别故。如能贯摄者经也。所贯摄者理也。经与理。如花与线。能贯摄者名线。所贯摄者名花。花线既分。不得以花作线。亦不得以线作花。即能诠经。与所诠理既分。不可以经作理。亦不可以理作经也。如彼曰。某佛以光明为佛事。即以光明为经。某佛以香饭为佛事。即以食味为经。吾佛以音声为佛事。以音声为经。今不以音声为经。而以代表音声之文字为经。此文字不但代表音声。色香味触等尘无不代表也。文字为六尘之总代表。已明文字之经。更不得于文字经外再有历法明经矣。须知解事与解理不同。解理愈深愈妙。解事有一定的标准。若有太过不及。皆失其标准也。如此经之一字。实是指文字而言。离开文字更言经。岂不反失其经之真相乎。以上略释名题竟。

 

二悬示纲要。大义分九。初能说教主。二说经时间。三所说教体。四所被根机。五说教宗旨。六修行妙用。七乘分大小。八教判顿渐。九东流历程。今初。

 

古云。经通五人共说。谓佛说。弟子说。化人说。天说。仙说。佛说又有三。谓法身佛说。报身佛说。应身佛说。此经总名曰佛说。未知法身佛说耶。报身佛说耶。应身佛说耶。或三身共说耶。或三身外更兼谁说耶。如此问题。更请说之。尝闻。法身无相。不说诸法。说法者。唯报应二身。又说。报化非真佛。亦非说法者。当知。三身佛。各有能说不能说。若全不说法。何以名佛。若一佛能说诸法。何须分别三身也。如报身说真不说假。应身说假不说真。法身真假俱不说。即以不说为说。是故三身各有能说不能说也。所谓报身真说者。报身以身说法。不同应身以口说。如经云。法法头头皆演妙音者是也。又如佛放光现瑞。显示妙法者。皆报身说也。报身即智身。即佛之智慧光明故。法身以不说为说者。法身以心说。金刚经云。无法可说。是名说法。此法唯许意会。不可言传。此身常说。无不说时。应身说法者。如世人以言语而演说妙法也。但有言说。都无实义故。应佛不说真法也。报身不用言说故。不说假法也。法身不用言说。亦不用身说。故不说真假也。考此经中第六卷。观音圆通后。佛从五体同放宝光。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。彼诸如来。亦于五体同放宝光。从微尘方来灌佛顶。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。林木池沼。皆演法音。此林木池沼演法。即报身佛说也。情与无情。皆是如来法身所现之相故。五体同放宝光。以及余处放光演法者。皆报身佛说也。其余经文。皆应身佛说。当知应身。即法报身之代表。如林木池沼。皆演法音。若非应身代表。世人那知如此也。顶光化佛说咒。此化人说也。二十五圆通。及文殊选圆。阿难富楼那等说。皆弟子说也。如是此经。是三佛共说。于五人说中。具佛说。化人说。弟子说。缺仙说天说。有谓摩登伽女。用先梵天咒。亦可说具仙说天说。但彼咒不载此经。故不可说有仙说天说也。

 

二说经时间。

 

吾佛成道已后。说法四十九年。三百余会。所说经法。义理有浅深。时间有先后。未知此经说于何时。考华严经云。吾佛说法。大概有四种时间。所谓譬如日出。先照须弥等诸大高山。即说华严时也。次照黑山。即说阿含时也。次照高原。即说方等时也。然后普照大地。即说般若涅??时也。如此四时。乃因众生机感。自然而成四重程次。非因年月而分也。以上是一往而论。若普通而论对机说法。无有定时。如对菩萨说华严时。即对小乘说阿含时。如对小乘说阿含时。亦可对初心菩萨说方等。或说般若。如此四时。各通前后。所言华严通后者。华严云。如来常放无碍智慧光明照诸菩萨。乃至穷未来际。亦无间断故。阿含通后者。从鹿野苑。至涅??城。无时不说小乘经故。方等通前后者。华严涅??皆归方等摄故。般若通前者。经云。从得道夜。至泥洹夜。常说般若故。言此四时。虽无一定之年月。而四时决定是有。考证此经。当在第三照高原时。即方等时。方等是大乘初门。阿难问佛。十方如来得成菩提。妙奢摩他。三摩禅那。最初方便。斯知此经是大乘初门也。若依年限考此经。当说在如来成道后三十二年。以因缘经云。如来与波斯匿王同年生。波斯匿王。年当六十有二。吾佛亦六十二岁时说此经。依如来三十成道而论。故知此经说在成道后三十二年也。此说时部有异他教。辨如起信论悬义。此不复述。

 

三所说教体。

 

已明说法之时间。次明所说之教体。佛教无量。其体止二。一偏真。小乘教体也。二真如。大乘教体也。所谓体者。本质也。如世间人物。咸以四大合成之身为体。世间器具。皆以物质为体。此皆借他为体。非自有之体也。所谓自体者。不假他成。本自如然。无名无相。不增不减。其大无外。其小无内。不可心思。不可言议。方便名之曰真如。或名实相。即大乘之教体也。所以起信论云。真如者。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。离名字相。离言说相。离心缘相。毕竟平等。无有变异。不可破坏。故知真如是教之本质也。古云。诸大乘经。皆以实相为体。实相。即真如之变名也。然真如既为一切法之总体。如是能说所说言语文字无不是教体。法法全真故。何须分别所说教体耶。但众生迷真逐妄。若不假妄。不能显真。若不显真。不能知妄。是故随顺众生。于无真妄中而分真妄也。今于此经假言说中而显示真体者。其示有二。一在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后。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。此从事修而得体也。亦即显教之体也。二在罢座再来。说禅那中五十种阴魔后。圆满菩提。归无所得。此从理悟而得体也。亦显密教之体也。然显体之处虽二。其体则一。体若有二。即非真体故。义如二路还家。路虽有二。其家则一故。不同他教。谓成佛有高低。得体有浅深也。如本经云。理虽顿悟。乘悟并消。事非顿除。因渐次尽。因断惑有理事之别故。佛教有顿渐之分。若理若事。皆以惑尽为止。故证真无二。体无差别也。问二教之体。一曰成无上道。一曰归无所得。一空一有。显然不同。云何无差别耶。答。成无上道者。渐教之人。因中不了体义。由断惑而证真。惑尽体成。故曰成无上道。归无所得者。顿教之人。因中即了体义。任运断惑。全妄即真。故曰归无所得。所言有者。有其体。所言空者。空其境。境空体必露。体露境必空。言虽不同。义实无别也。若谓成佛有差别。则违佛说。佛佛道同。学者思之。问。有云此经以三如来藏为教体。今何不然耶。答。如来藏性。是体之外相。非体之实质也。如阿难等。虽悟如来藏性。不可谓已得教体。何以故。阿难悟后。请入华屋之门。可证阿难只得体之外相。未得体之内容也。若谓见如来藏性。即名得体者。后来入华屋。成无上觉。反成赘文矣。须知悟如来藏性。如初见华屋。圆满菩提。如入华屋见主人。又如来藏。由四科七大。一切生灭之相之所显示。当知但凡藉他物而显示者。绝非实体。体不可表示故。起信论云。心真如相。即示摩诃衍体故。心生灭相。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。是故如来藏。非摩诃衍体。起信论以如来藏为相大。以真如为体大故。教体为学佛之目标。必须认清。若稍有错讹。即违佛教。落于邪道矣。若人了知教体。然后听闻。乃至受持读诵。句句体会真如。不落语言文字之相。则功德不可思议。是故凡讲佛教。皆应先明教体。否则。听者无目标。虽讲佛教。等与世间讲语言文字。

 

四所被根机。

 

教从机兴。既有能诠之教。必有所被之机。不知此教被何等根机耶。华严经云。如来智慧鉴机说法。有四种阶级。譬如日出。初照高山。此被宿世根熟菩萨机也。次照黑山。此被二乘机也。次照高原。此被决定善根众生机也。然后普照大地。此被将来发心一切众生及邪定等机也。此经于此四种机中。合第三决定善根众生。以阿难等虽得小果。已决定发大心故。阿难非根熟菩萨。故非第一种机。又非未发心及邪定等。故非第四种机也。

 

五说教宗旨。

 

已闻所说之教体。及所被之机宜。未知说此经者。是何宗旨。次当发明。宗犹主也。即作事者之主意也。凡立一法作一事。乃至一言一行。无不先有主动之意。若无主意。决不能发现事相。如射箭也。必先有中的之主意。若无中的之主意。决无射箭之事。故其未射箭之前。所具中的之心。即名为之宗旨。亦名为之主意。宗旨虽不可见。察其所事之始末。而宗旨自现矣。考察此经之宗旨。由阿难自淫室归来。急求吾佛开示。十方如来得成菩提。妙奢摩他。三摩。禅那。最初方便。可见阿难请佛之宗旨。在得成菩提。得成菩提之发原。在误堕淫室。原始要终。而定此经之宗旨。在空不空如来藏。众生由认假迷真而堕苦海。欲救众生出苦。必须破妄显真。本经会一切法归如来藏。是说此经之宗旨也。依此修行。能证无上之果。是故宗旨即因地心也。若分而言之。在理解。则以止诸恶莫作为宗旨。在修行。则以观众善奉行为宗旨。在证果。则以止观不二。归无所得为宗旨。前以归无所得为体。此复以为宗者。在因为宗。在果为体。体宗不二故。吾佛对阿难征心辨见四科七大。皆欲令阿难等离幻化相。成就理解之宗旨也。明五蕴之来原。六根之生起。解结选通。反闻闻性。皆欲令阿难等见真实性。成就修行之宗旨也。说三渐次。五十五位单复十二位等。皆欲令阿难成无上道。成就证果之宗旨也。以上乃依渐教论宗旨。若论顿教宗旨。则不如是。顿教无生死可了。无涅??可证。无佛无众生法法皆空。若起一念。即乖自宗。真可谓举心即错。动念即乖。况云立宗旨乎。此教直可以无所宗为宗。无所宗之宗。是佛教之真宗。以凡有所宗。皆落偏见故。如是可知显教之宗。乃随众生情见而有。非吾佛之本怀也。近有言佛教非宗教。有言佛教是宗教。如此二说。皆未了佛教之真宗旨。何以故。佛教无所宗故。不应言佛教是宗教。佛教以无宗为宗故。不应言佛教非宗教。若言佛教是宗教者。则与外道等。若言佛教非宗教者。无宗即无主。无主则如无舵之舟。随流而流。无有定旨。佛教岂是此乎。

 

六修行妙用。

 

已知此经是摄一切法。归如来藏为宗旨。犹不知此经有何妙用。能成就此宗旨。此当明之。用谓力用。即能成就其宗旨之事功之力也。如武人射的。则以矢为用。如匠人成器。则以斧凿为用。若有宗旨而无功用。则成虚愿矣。论此经之力用。有正有兼。正者。即文殊所选耳根圆通。所谓此根初解。先得人空。空性圆明。成法解脱者是也。兼者。即持戒诵咒等是也。此依渐教而论功用也。若论顿教之用。则有异于此。顿教功用者。离诸功用。以无功用为真功用也。若方便名之。即深妙禅定。经云。理虽顿悟。乘悟并消。又云。何假劬劳肯綮修证。此皆显顿教无功用之真功用也。总而言之。破妄显真。修因证果。是本经之功用也。有谓此经以离爱得脱为功用。当知。此非功用。乃功用之结果也。如阿难离爱得脱。乃仗如来神咒之功能也。若无神咒之功用。阿难不能离爱得脱。是故余谓离爱得脱非功用。乃功用之结果也。若谓此经有离爱。即以离爱为用者。亦不然。何以故。以上明体论宗。皆超极地。离爱得脱。乃人间小事。如此功用。何能相应体宗欤。而且阿难离爱得脱。事在经前。得脱已后。方闻经法。如是离爱得脱。乃启经之因缘。非经之功用明矣。此经当时能令阿难获法身。性比丘尼证四果。迨至后来。能令无量无数众生成就无上菩提。皆此经之功用也。若专指阿难离爱得脱为此经之功用。未免小视此经甚矣。

 

七乘分大小。

 

佛教有大小二乘。未知此经属于何乘。次当拣别。佛教所以分大小乘者。以众生根机有大小不同。如来随机设教。故教亦有大小也。所谓小乘教者。以众生善根不深。智慧不大故。佛对彼说半教。即但说人空。不说法空也。又名偏教。即说三界苦空无常无我。偏于空边也。以说法不圆故。名小乘也。大乘教者。以众生善根具足。智慧宏深故。佛对彼说满教。即空与不空俱遣也。又名圆教。即人法双亡。不落二边。圆融中道也。以说法圆满故。名大乘也。若论此经。则属大乘。不属小乘。何以故。经云。此根初解。先得人空。空性圆明。成法解脱。人法俱空。故属大乘也。此大乘中。又有二义。一方等大乘。如先人空。后法空。即由小乘转入大乘也。所以方等会上。多弹偏斥小。回小向大义也。二般若最上乘。人法双亡。不分前后。此教之人。不由小而大。始发心即大故。般若经云。不垢不净。不增不减。又云。无法可说。是名说法。又云。众生本来寂灭。更无灭可灭。此皆双遣二边义也。此经于此两种大乘兼有之。但正属方等。兼属般若最上乘。亦即显密双彰也。问。经中言阿难。性比丘尼。皆证小果。及二十五圆通。多有小乘法。何专属大乘。不兼小乘耶。答。二十五圆通中虽说有小乘法门。此经不取故。不得谓此经兼属小乘也。阿难等证果虽小。发心是大。不得以中途作结论。如行路者以目的地为标准。不可以中途小憩为定论也。又如人从远地归家。中途兼顾亲眷。小休小息。然后至家。此可云到家兼到某处。若直至其家。中途虽经过亲眷之处。不休不息。何得云兼到某处耶。又若云。经中谈及小乘。即兼属小乘。若经中谈及三途魔外等法。此经即兼属三途魔外。岂非大笑话乎。又如是兼带杂乱之法。何能独名大佛顶经乎。如是须知。佛经大乘。决定是大乘。小乘决定是小乘。无兼带理也。

 

八教判顿渐。

 

佛教有大小二乘。大小乘中复分顿渐二教。未知此经于大乘中是顿是渐。次当判之。佛乘中又分顿渐教者。此亦随机而立。如大乘中有佛乘。(或云最上乘)。菩萨乘。小乘中有声闻乘。缘觉乘。吾佛随机设教。即对佛机说大乘顿教。对菩萨机说大乘渐教。对缘觉说小乘顿教。对声闻说小乘渐教。或云众生机本同。因学教而别。非也。然则。对机说教。应病下药之说。应改为应药生病。对教生机。岂不谬之甚乎。然则。众生同一生性。云何而有渐顿之差别耶。经云。从无始来。一念不觉而妄动。动是生之因。以动即有妄境界发现故。心境对缘。妄起分别。或执能缘之心为我。或执所缘之法为我所。重能轻所者为顿根性。重所轻能者为渐根性。顿渐之别。由生性不同。非本性不同也。顿渐修行虽异。归元无二。故本经兼大乘顿渐二教。五十五位菩提路。大乘渐教也。五阴魔尽。顿超十地。大乘顿教也。又经云。理虽顿悟。乘悟并销。事非顿除。因次第尽。又狂心顿歇。歇即菩提。何假劬劳肯綮修证。皆顿教义也。

 

九东来历程。四。初译经人。

 

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。

 

本经原出印度。为彼国之秘宝。禁止外传。译师欲利此土众人。冒禁特来。按译经图记载。此经译于唐朝。则天罢政。中宗嗣位。神龙元年。故曰唐。此表东来之时间也。中天竺。国名也。此云月邦。此国三面垂海。北背雪山。南广北狭。形如半月。又云。此国圣贤继轨。导凡御物。如月照临。故曰月邦。地当赡部之中。周九万余里。分东西南北中。皆名天竺。即今之印度。此表译师之生处也。沙门者。释子之通称。此翻勤息。谓勤修戒定慧。息灭贪嗔痴。此表译师之德行也。般剌密谛。翻极量。或云到彼岸。谓自行化他。皆极尽其量。不留余地。是为译师之德号也。译谓翻易。翻天竺之梵语。为中夏之华言也。此经未来。盛名先至。智者大师。欲见此经。向西礼拜十八年。竟未满愿。或谓译师。因国禁故。以密绢细书此经。藏于膊中而来。译书不载。理想亦不能。盖好奇者谣言。而显异也。其不知因异而疑。反为此经之障。欲高而反堕矣。

 

二译语人。

 

乌苌国沙门。弥伽释迦译语。

 

乌苌。此云苑。阿输迦王之苑囿也。地在北天竺境内。弥伽释迦。此云能降伏。谓能降伏烦恼诸魔怨也。译语者。即是翻音。西竺言语文字。皆异此土。译经者。先翻字。即以此土之文字。诠西竺之梵音。等如咒语。然后须通两国言语者。再译梵音为华言。是为译语。即考订言语。裁成章句。此显译经者。但通华文。不通华言。故另有译语人也。

 

三证译人。

 

罗浮山。南楼寺。沙门怀迪证译。

 

罗浮山。在广东。增城县。瑰奇灵秀。粤中之名山也。迪师循州人。因住罗浮山南楼寺。故连带称之。名怀迪者。迪者启也。谓怀正法。启迪后人也。证译者。谓于字音二者之中。参详校正。以前二师。皆外国籍。虽通中国文言。难免无讹。迪师地近南海。常与梵师接见。久习经论。备谙梵音。故于译场中充任此任也。

 

此经译于广州制止寺。彼时南北交通不便。又非奉诏之译。传闻不一。记译之书。有载有不载。加之天台教益以神秘之语。以致后人疑此经来历不明。误为伪造者。盖由此也。

 

四笔授人。

 

菩萨戒弟子。前正议大夫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清河房融笔授。

 

菩萨戒。即优婆塞戒经六重二十八轻戒也。又可说。是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。此戒匪但出家人受。人人皆得受之。梵网经云。国王百官受位之时。应先受菩萨戒。以戒有一切鬼神救护故。房相遵从佛教。故受菩萨戒也。以佛为师。故曰弟子。正议。官名也。史称正谏。谓以正言进谏于王也。大夫者。谓此官能大正风化。扶树人材。进贤退不肖。有维持世道之任。即人中大人义也。中书。与门下。二俱内省。即左右相府也。中书省。多掌王言。门下省。多出政事。融职兼二省。故曰同中书门下。平章事者。书经云。平章百姓。平者均也。章者显也。谓平均国政。章显法度等事也。融笔授此经时。已罢免此职。故曰前政议大夫云云也。清河。地名。融相之生处也。融相谪高州。适逢此事。此经得房相之笔。成就最胜庄严。以致世人称赞经文。胜过诸经。此甚深功德。难遭难遇。余谓房相被谪之不幸。乃不幸中之大幸也。

 

三正释经文。将释此经。大科分三。初序分。二正宗分。三流通分。初序又二。初通序。二别序。通序又二。初标说法时处。二引大众同闻。今初。

 

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室罗筏城。只桓精舍。

 

所谓序分者。序述此经发起之因缘也。通序者。与诸经相通。不独此经而然也。古人讲经。随文释义。不分科判。自晋道安法师。始分三科。始则咸谓割裂经文。后有清光十地论来此。亦有序正流通三分。人始信之。而复赞曰。弥天高判。雅合清光。由此凡讲经者。皆遵行之。又此通序。亦名经后序。佛临涅??而说此故。佛将入灭时。阿难悲哀。阿那律陀尊者。令阿难问佛四事。一问佛灭后。以何为师。佛曰。以波那提木叉为师。二问佛灭后以何为住。佛曰。依四念处住。三问佛灭后。恶行比丘。如何调伏。佛曰。默而摈之。四问一切经首安何言句。以别外道。佛曰。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某处。与某某众云。是故阿难集结经藏。一切经首。皆安如是我闻。故名此为通序也。又名证信序。凡经首有如是我闻。即知是佛经。否则即非佛经故。古德判此通序。名为六种成就。如是二字允可之义。即信成就也。又是指法之词。指全经而言也。古将如是二字。分开解释。有种种解法不同。余思如是二字。实是指法之词。代表全经。若将二字分释。未免穿凿过当。反失正义。故不取也。我闻。即闻成就也。我是阿难自称。谓如是之经。是我阿难亲从佛闻也。我是主宰之义。小圣无我。无我之我。是为小圣之我。亦即法我也。一时。时成就也。时乃不相应法。与色与心。皆不相应故。佛教以明心为主要。不重时事。故不立年月也。此以师资会合。说听始终。名曰一时。佛者。主成就也。梵语佛陀。此云觉者。能觉诸法之本元故。即本师释迦牟尼。娑婆教主也。佛所以称觉者。有三义。一自觉。拣凡夫迷而不自觉也。我等凡夫。自以为能知能觉。若问其人物宇宙之本源。则茫然不知。故曰不觉也。二觉他。拣小乘虽能自觉。不能觉他也。小乘虽觉三界如幻。五阴无我。不了众生同一体性。故曰。不觉他也。三觉满。拣菩萨觉他不满也。菩萨虽能自觉觉他。不能周遍法界。穷尽有情。故曰。觉不满也。惟佛三觉圆满。远离长夜。如梦已惺。故曰觉者。在室罗筏城。只桓精舍。处成就也。在者住也。佛住室罗筏城。此依应身而言。以法身周遍法界。无住无不住故。室罗筏。旧云舍卫。华言丰德。谓五欲。圣贤。解脱。财宝。四德丰盛故。又名闻物。以国内人财货物之盛。远闻他国故。只桓精舍者。即给孤独长者。布金买只陀园。建精严之舍。请佛说法。感只陀太子施桓。桓即园内林木也。精舍。即孤独长者所建筑之堂宇也。梵语只陀。此云战胜。波斯匿王之太子也。须达多长者。布金买园。事出涅??经。此不重录。

 

二引大众同闻。三。初声闻众。二缘觉众。三菩萨众。初又三。初标数。二叹德。三列名。今初。

 

与大比丘众。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
 

前文已明五种成就。此下明众成就也。与者共也。与佛共住只桓精舍者。有诸大众。大者赞美之词。比丘。是梵语。此翻有三义。一云乞士。外乞食以资身。内乞法以资心也。二云破恶。破三界见思诸烦恼也。三曰怖魔。比丘受具时。白四羯磨尽。地行那刹唱善。空行那刹转唱。声闻魔宫。魔乐生死。闻世人受佛戒。展转化他。了脱生死。出离三界。魔子减少。故生恐怖也。多人为众。梵语僧伽。此云和合众。谓事理和合。无分彼此也。若但身口和合。未足以名僧众也。千二百五十人。略标僧众之大数也。有云。佛成道后。初度陈如等五人。次度耶舍等五十人。次度优楼频螺迦叶及弟子等五百人。次度伽耶迦叶及弟子等三百人。又度那提迦叶及弟子等二百人。复度身子等一百人。又度目连等一百人。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去零从趸。故曰一千二百五十人。俱者皆也。谓此诸人皆在其会也。以此诸人常随于佛故。又名常随众。余谓千二百五十人。乃举大数而言。不必专指三迦叶等千二百五十人。如大迦叶。阿难。难陀等。皆不在千二百五十数内。若此千二百五十人专指三迦叶等而言。则大迦叶阿难等诸大弟子皆不应与其会。若与其会。云何不在数耶。是故余谓千二百五十人。乃举其大数而已。不必指定。

 

二叹德。

 

皆是无漏大阿罗汉。佛子住持。善超诸有。能于国土。成就威仪。从佛转轮。妙堪遗嘱。严净毗尼。弘范三界。应身无量。度脱众生。拔济未来。越诸尘累。

 

梵语阿罗汉。此云应供。因中为人天福田。果上应受人天供养。即乞士果也。又名杀贼。修四谛行。杀烦恼贼。即破恶果也。又名无生。证偏真涅??。了分段生死。即怖魔果也。不受三界生死烦恼之所流转。故名阿罗汉。罗汉而名大者。略具三义。一者多义。谓内典外籍无不博通故。二者胜义。以智慧超胜九十五种外道故。三者大义。谓天王大人皆敬仰故。此等大阿罗汉。皆不受三界因果流转。故名无漏。我等凡夫。终日无明熏真如。变生成熟。造因感果。前灭后生。相续不断。生死无穷。故名有漏。罗汉之枝末无明已破。不取著外境。即不熏真如。以不造生死因故。生死果亦断。不生不灭。不增不减。故名无漏也。古有人问禅师云。如何是有漏。禅师曰。笊篱。又问如何是无漏。禅师曰木杓。此皆借物明心也。又漏有三义。谓欲漏。有漏。无明漏也。欲漏。即欲界见思烦恼也。有漏。即色无色界烦恼。因果不亡故名有。无明漏。即三界痴惑。此皆依小乘释无漏也。阿罗汉之法身慧命。皆从佛法而生。故曰佛子。经所谓从佛口生。从法化生。得佛法分也。住持者。谓此僧宝。住于世间。传持佛法也。诸有者。谓三界九有。或云二十五有。然三界中众生不能忘我。故皆名有也。罗汉修八背舍。观五阴空无我。不受后有。故曰善超诸有。以超有而不离有。不超而超。故名善超。若沉空滞寂之阿罗汉。不住持世间。传持佛法。则不得名为善超矣。比丘有三千威仪。八万细行。名为律仪戒。若于行住坐卧。身口七支。时时谨守不犯。名为成就威仪。威仪具。则鬼神钦仰。威仪不具。则世人讥嫌。钦仰是福之因。讥嫌是罪之本。威仪虽是外表。具则令人得福。缺则令人造罪。其关系亦大矣。比丘为世间福田。为比丘者。可不谨慎威仪乎。比丘失威仪。皆由于散乱心。若摄心常在定。则自然不犯一切威仪矣。以上叹定德也。从佛转轮者。轮谓法轮。佛法圆融。无始无终。犹如车轮。展转不穷。又能运载众生。离生死苦。得涅??乐。故喻佛法如轮也。又轮有摧碾义。佛法能摧碾众生烦恼壳。现真实相。故名轮也。妙堪遗嘱者。谓有大智力。能担负佛法。佛所遗嘱。一一能如法守持。不致散乱遗失也。如般若会上。须菩提等。能转教菩萨。即其事也。以上叹智德也。毗尼。义翻调伏。谓调练三业。制伏过非也。正翻为律。律者法也。吾佛所制。轻重开遮持犯等法。名为律。即戒之总名也。轻重等法。不令有犯。戒行无亏。名曰严净毗尼。如此者。即为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大轨范也。以上叹戒德也。总上三德。皆名自利德。佛法利众生。不独以僧像教化众生。乃如观音随类现身。普度一切。故曰应身无量。尤不但度现前众生。而欲拔济未来一切众生。又不但度一处众生。而度十方一切众生。是为度脱众生。众生义有三。一生生不已。名曰众生。二五蕴四大和合而生。故名众生。三世间生相无量。故名众生。出烦恼坑曰拔。渡生死海曰济。越诸尘累者。谓佛教济人。匪但救衣食度贫穷之苦而已。而欲度越六根。出离六尘。不入色声香味触法。六根清净。故曰越诸尘累。以上叹利他德也。此中阿罗汉。皆已回小向大。故有自利利他等德也。或有以此罗汉回心向大。而证明此经说在法华之后。文句则不许。又有以耶输陀那等受记作证。谓此经说在法华之后。文句辨曰。此经言耶输等已受记。乃在阿含方等中所受之记。非在法华会上受记也。噫。授记何等尊重。可授而再授乎。楞严与法华。前后自有定论。何必强辨也。盖台教说。法华与涅??同部。若法华后。再说楞严。则法华涅??同部之说不成。故不容不强辨也。其实吾佛说法。或大或小。或浅或深。无一定程次也。若法华与涅??义同。虽异时说。亦不妨说同部。若法华与涅??旨趣不一。虽说在一时。亦不得谓之同部。学者思之。

 

三列名。

 

其名曰。大智舍利弗。摩诃目犍连。摩诃拘?罗。富楼那。弥多罗尼子。须菩提。优波尼沙陀等。而为上首。

 

梵语舍利。此云身。母名也。母身相好端严。故以身名。梵语弗。此云子。舍利所生之子。连母而名。故名身子。父名优波提舍。姓拘栗陀。婆罗门种。佛弟子中智慧第一。故称大智。增一云。我佛法中。智慧无穷。决了诸疑者。舍利弗第一。摩诃。此云大。目犍连。此云采菽氏。是采?豆仙之苗裔。母姓也。名尼拘律陀。此云无节。树名也。因祷此树而生。故名也。佛弟子中神通第一。增一云。我弟子中。神通轻举。飞到十方者。目连第一。拘?罗。此云大膝。依形状而名也。即身子之舅。性好辨论。常与姊论。姊不能胜。姊孕身子后。论不能胜姊。知甥有大智也。乃发愤游学。誓不剪爪。读十八种经。学讫还家。问姊。外甥何在。姊曰。已投佛出家。长爪轻佛。遂往佛处索甥。欲与佛论议。佛令彼立宗。长爪曰。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。佛问曰。是见还受否。是见。指所立之宗。若云受。即违自宗。若云不受。即自破其宗。两边负堕。自知智不如佛。故投佛出家。佛弟子中。问答第一。增一云。我弟子中。得四辨才。触问能答。拘?罗第一。南方天王。常来随侍。富楼。此云满。那。乃男子之通称。父名也。弥多那。此云慈。尼。乃女子之都名。母名也。依父母而名。故曰满慈子。佛弟子中。说法第一。增一云。善能广说。分别义理。满慈子最第一。须菩提。此云空生。又云善现。生时家中库藏皆空。故名空生。相师占之云。是善相现。故名善现。即不久库藏复现也。佛弟子中解空第一。优波尼沙陀。此云尘性。观尘性空而悟道。故名也。又云近少。观白骨微尘。近空故少也。等者。余名众多。不能尽述。故以等字该之也。以上诸人。才德俱尊。为大众之首领。法会之标帜。故称为上首。

 

二独觉众。

 

复有无量辟支无学。并其初心。同来佛所。属诸比丘。休夏自恣。

 

前是随佛结夏之众。此是夏外之众。已叙结夏之众。再叙夏外之众。故曰复有。梵语辟支迦罗。此云独觉。亦云缘觉。若出无佛时。独宿孤峰。观物荣枯而悟无生。故名独觉。以由观物变易因缘而悟道故。又名缘觉。又从佛闻法。悟因缘所生法空者。但名缘觉。不名独觉。古谓独觉有二类。一名麟角。谓乐独善寂。不利他人也。二名部行。谓随缘利生。如鹿同行。回顾后部也。又说独觉有愿见佛者。有不愿见佛者。不愿见佛者。佛出世时。即先入灭。或避入深山。或被佛徙入他土。愿见佛者。随缘赴感。亦不常随佛住。是故佛出世时。有五百独觉。从山中来。又仁王经云。八百万亿大仙缘觉。皆来集会。此皆愿见佛之缘独觉也。无学者。见思俱尽。已证阿罗汉果。所作皆办。故曰无学。初心。即初发心之独觉也。同来佛所。附属比丘。休夏自恣者。佛制四月十五日结夏。禁足。七月十五日解夏。亦名休夏。以夏日地多虫蚁。佛慈悲故。结足禁行。免伤虫蚁。夏事已毕。故名休夏。休夏已后。任意参求。故曰自恣。即自由参访也。或谓自恣者。一夏以来。若有过非。或知不知。一任他人举示。故名自恣。世法以隐人之过非为有德。佛法以覆藏人之过非为有罪。罪宜露而不宜藏。如世间草木之根。露则枯灭。藏则增长故。惟于善人则可。于恶人则不可。以防祸也。休夏自恣之恣。与咨决心疑之咨不同。余说自恣。乃恣纵之恣。亦兼咨问之咨。若云自恣。是任人举过。如诸独觉。从他方来。此不知彼过。彼亦不知此过。云何而成自恣耶。是故余谓。诸独觉从他方来。随意参请。亦名自恣也。

 

问。声闻证果。名阿罗汉。独觉证果。何亦名阿罗汉耶。答。声闻断见思。出三界。证无生。独觉亦断见思。出三界。证无生。所证之果既同。果名焉能不同欤。声闻无生之梵语曰。阿罗汉。独觉无生之梵语不曰阿罗汉。而曰谁耶。声闻缘觉因地修法不同故。因名亦不同。证果无别故。果名亦无别。又佛因地有八万四千法门不同。成佛则一。若因名异。果名亦异者。则有八万四千佛果之名。岂有此理乎。是故阿罗汉。不独属声闻。亦兼缘觉也。或谓此时阿难受别请。有破夏之过。余谓无量辟支。同来佛所。休夏自恣。正可证明此时系解夏之后。非正解夏之日也。以他处之僧。不经解夏。不应来佛所故。若谓阿难受请是破夏。此会来众。皆破夏而来耶。

 

三菩萨众。二。初夏终自恣。二闻音远来。今初。

 

十方菩萨。咨决心疑。钦奉慈严。将求密义。即时如来。敷座宴安。为诸会中。宣示深奥。法筵清众。得未曾有。

 

菩萨散处十方。随机设化。今来集会。所为有二。一决疑。二求密。然菩萨虽有智慧。无明未尽故。遇事不能决定无疑。凡有所疑。当咨决于如来。夏期之中。严禁出入。今夏期已毕。故来集会。咨决心疑也。咨者问也。疑者。是非不能判决也。钦者敬也。奉侍也。与乐曰慈。止过曰严。慈严父道也。佛爱菩萨如子故。菩萨敬佛如父也。将求密义者。心疑已决。将欲求佛开示。深入密门也。密义即心法也。以自心之外。所有境界。皆可测量。惟有自心。深妙不测。故曰密义。如来知彼等有所请求。故敷设法座。宴然安坐。为诸菩萨宣示深奥法门。不可测量曰深。难到之处曰奥。如是深奥妙法。但标其名。而不说明如何深奥者。如来说法。有以身说。有以光明说。有以口说。如此密义。非口所能言。当知如来敷座宴安时。息灭诸缘。独露真诠。正是圆音演唱。宣示深奥密义。若是手便眼快者。一见便知落处。惟愚痴著相者。伫待如来开口。宣说深奥。噫。曾可谓三级浪高鱼化龙。痴人犹□夜塘水也。筵者席也。清众者。离诸尘累之人也。闻所未闻曰。得未曾有。读清众得未曾有。可想见如来宴安之间。非宴安而已。含有深义也。惟未具法眼者。只见宴安。而不见宴安中之密义也。若谓宴安中有所言说。集结者略而不言者。则不得称为密义矣。

 

二闻音远来。

 

迦陵仙音。遍十方界。恒沙菩萨。来聚道场。文殊师利。而为上首。

 

迦陵。略梵语。具云迦陵频伽。此云妙声。鸟名也。此鸟音声微妙。和雅不伦。含义无穷。故曰仙音。似佛音声。故假喻也。声之曲折曰音。吾佛以通身之口。出圆满之音。宣示深奥之密义。响遍十方世界。震动十方菩萨清净耳鼓。是故寻声赴感。来聚道场也。恒沙者。恒河之沙也。恒河之沙。其细如面。吾佛说法。每逢其数之多者。辄以其沙而比之。道场者。宣示道义之场也。文殊师利。此云妙德。又云妙首。又云妙吉祥。菩萨中智慧第一。故为菩萨众之上首也。以上众成就竟。总上六种。成就法会。凡一切法会。皆具此六种。缺一不可。故此六种通于诸经。

 

以上通序竟。

 

二别序。二。初示堕因缘。二神咒护摄。初三。初佛僧应供。二阿难等乞。三淫室误堕。今初。

 

时波斯匿王。为其父王讳日营斋。请佛宫掖。自迎如来。广设珍羞。无上妙味。兼复亲延诸大菩萨。城中复有长者居士。同时饭僧。伫佛来应。佛敕文殊。分领菩萨及阿罗汉。应诸斋主。

 

时字。古疏多指自恣之日。即解夏日。谓自恣之时。诸佛欢喜之日。此日荐亲。功倍寻常。余谓此时。定非自恣之日。前文如来宴坐。宣示深奥。时间延促不定。又匿王之父讳日。非选择之日也。又若此是自恣之时。阿难破夏受别请。不但阿难有过。佛亦有过。阿难常为佛之侍者。若听其犯过而不制止。即养成阿难之罪过也。余谓佛绝无此事。而阿难亦不敢如此放逸。是故余谓此时。定系解夏后日也。梵语波斯匿。此云胜军。谓此王军旅强胜。诸国不能胜也。讳日者。父丧之日也。此日隐讳不言。言之痛心故。又此日忌举吉事。故曰讳日也。兹当父王忌辰之日。欲以报答亲恩。故设斋请佛。以资冥福也。营。谓设备也。斋。谓洁净之饮食也。宫掖者。内宫之左右掖庭。表地之尊也。自迎其佛。又延其伴。表请主之恭敬也。珍羞之广。妙味之上。表供养之贵也。年高德重曰长者。好谈名言。清净自居。曰居士。伫者立候也。佛已受王宫之请。不能再应其他斋主。故敕遣文殊。领众分应也。

 

二阿难等乞。三。初等乞因由。二思维等乞。三正行等乞。今初。

 

唯有阿难。先受别请。远游未还。不遑僧次。既无上座及阿?黎。途中独归。其日无供。

 

别请者。别受施主请。非普请也。亦非次第请也。大乘律。禁受别请。及别请僧。毗尼律中。别请与别请僧。有戒有开。开者。病时。行时。作衣时。施衣时无犯。余皆不得受别请。及别请僧。但令僧次通请一人。余别请无犯。今值休夏已后。时当施衣。故阿难得受别请也。遑者暇也。又及也。因归途遥远。故不及僧众之次序。而受斋主之请也。上座有三。一生年上座。即齿尊也。二福德上座。即德重也。三法性上座。即智广戒先也。梵语阿?黎。此云轨范师。四分律云。?黎有五。一剃度。二教授。即受具时之乞戒师也。三羯磨。即受具时禀白羯磨之师也。四授经。即教授一切经典之师也。五依止。即参学处之主人也。律制一僧远出。必有二师翊从。所以严行止也。阿难受别请。不同远出。故无伴侣。途中独归也。僧众悉皆受请。故阿难是日无供。

 

二思维等乞。

 

即时阿难。执持应器。于所游城。次第循乞。心中初求最后檀越。以为斋主。无问净秽。刹利尊姓。及旃陀罗。方行等慈。不择微贱。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。阿难已知如来世尊。诃须菩提。及大迦叶。为阿罗汉。心不均平。钦仰如来。开阐无遮。度诸疑谤。

 

梵语钵多罗。此云应量器。应自食量大小而成其器也。又体色量三。皆应法故。名应器。游城者。游化之城。即舍卫大城也。次第者。不越贫富也。循乞者。依顺大乘法律。平等次第而乞也。阿难思维。先前施主已请佛僧。若有最后之施主。即为我阿难之斋主也。但我所求之施主。不论梵志之净姓。旃陀之秽姓。皆得为我斋主也。檀越。此云施主。即行施修福之主也。刹利。此云王种。亦云田主。尊姓也。旃陀罗。此云杀者。屠割为业。卑秽之家也。印度有四姓。举首尾以摄中二也。方者法也。依法而行平等之心也。不择贵贱者。即平等义也。为欲圆满成就一切众生无量功德故。所以不问净秽。次第循乞也。若有拣择。即不能圆满成就一切众生无量功德。阿难平常行乞。盖不如此。今日特作此举也。须菩提。舍贫乞富。谓富家食多。乞之无妨也。大迦叶。舍富乞贫。谓贫人无福。令种福田也。二尊者虽各有所见。亦各有所遮。失其平等。而且偏贫。令人致疑。谓别有所感。偏富令人生谤。谓有爱富之心。故皆被佛诃。心不均平等。阿难钦仰如来平等之法。背弃贫富偏别之乞。开阐大乘无遮之行。度越世人疑谤之心。阿难思维已定。以下依计而行乞。

 

三正行等乞。

 

经彼城隍。徐步郭门。严整威仪。肃恭斋法。

 

经者。过也。隍者。城外干堑也。徐步。缓急得宜。如法而行也。郭门。城之外门也。行将与人市交接故。严肃整顿身形。免失威仪。致人轻毁。而招无故之罪也。恭谨诚肃。令人钦仰。而从无意中得福也。然严整威仪。有生善灭恶之功。非阿难故作异态。邀人恭敬也。

 

三淫室误堕。

 

尔时阿难。因乞食次。经历淫室。遭大幻术。摩登伽女。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。摄入淫席。淫躬抚摩。将毁戒体。

 

幻者。变化之义。作幻化法曰术。如空中花。水中月。此乃天然之幻境也。若幻师者。能以非人幻人。非马幻马。变幻一切。惑乱无知之人。名为幻术。凡一切幻术。但迷无知之人。不知幻者。幻即是真故。若了知是幻。则了无能为矣。登伽经云。有摩登伽。神语符咒。能移日月堕地。能咒梵天使下。咒力怪大。故称大幻术。摩登伽。此云小家种。亦云下贱种。女。即登伽所生之女也。女名钵吉归。此云本性。然其多生为淫女。不失本性。故名性女。出家后。名性比丘尼。娑毗迦罗。此云金头。发黄如金故。即冥性外道也。咒。即术法也。外道谬谓此咒。是先梵天所传。故名先梵天咒。性女用此咒。摄取阿难。以遂私欲。阿难未证道果。不知其幻。故遭其术。然虽遭彼幻术。以持戒之功已深。自有护戒之心。而感佛救援。彼时阿难若无护戒之心。必随流而去。佛亦不救。佛由感而应。无感则不应故。以阿难遭幻术时。只知护戒。余无所念故。虽入淫席。被性女之淫躬抚摩。而阿难如痴如醉。无应念之心故。一时不能损坏彼之戒体也。戒体。即定慧之基础。由受具时。羯磨师白四羯磨。得成妙善无漏之心。此心从受所引而发现。不假造作。故名无作戒体。此体非戒。而能发生戒心。故名戒体。若犯根本戒时。戒心即坏。戒体亦隐。不复更生。如人断头。不更复活故。小乘戒中犯根本戒者。不通忏悔也。凡夫常为淫欲所迷。阿难以堕淫室而发起大教者。良有以也。淫为万恶之首。众苦之原。欲出苦海。必先断淫。所以经云。一切众生。皆以淫欲而证性命。再则。后世众生。尚于多闻。言不能顾行。终成说食数宝。阿难以多闻而堕淫室。一鼓两响。诚可谓善于起教矣。后世读此经者。不可以阿难作他人会。直以阿难作我。及我闻性。以先梵天咒作美音声。以性女作美色相。我人闻美音声时。即被先梵天咒所摄。我人见美色相时。即被性女淫躬抚摩。如是我人时时被幻术所摄。刻刻被女色所迷。而不自知。悲哉。若欲脱离此幻术者。当熟读此经。若读经之念起时。即佛敕文殊往救。念与经相应时。即为出离淫室。归来佛所。如此者可谓善读此经。利益无量矣。若以阿难认为他人。自己是傍观者。则自他各别。虽终日手不释卷。亦徒自辛苦。无实利益。以不识经之正义故。世人贪求美声美色者。即自投淫室。非但不识堕落。而反以为乐。较之阿难。其愚智可知矣。我人闻说阿难堕淫室。以为多闻无用。当知世人终日遭幻术。堕淫室。而不自知者。皆为无多闻之功故也。

 

二神咒护摄。三。初应感还园。二放光说咒。三文殊往救。今初。

 

如来知彼淫术所加。斋毕旋归。王及大臣长者居士。俱来随佛。愿闻法要。

 

阿难堕于淫室。虽经登伽之门者。亦不得而知。如来应供王宫。云何而知耶。有他神报告否。佛有神通否。非。以阿难有护戒之善念。自然感动佛心故。如来于人皆不知处。而独知之也。有谓如来大圆镜智无处不瞩。自然而知。余谓如来妙智。虽周遍法界。无感而不能应。何以故。若无感而应者。则如来之智慧。同凡夫之妄想。无故而生知觉故。又如来无感而能应者。十方一切众生。受苦无量。皆应往救。若往救者。世间苦事何不息耶。若知而不救。则非佛心。如世间火性。周遍法界。无处不有。若无因缘接触。毕竟不能发现。佛性亦复如是。佛虽有普度之心。非有感而不能应也。佛食之常仪。斋后为施者说法。令得法益。以报施恩。今斋毕旋归。异夫寻常。因此众知别有因缘。故俱随佛而往。愿闻法要也。

 

二放光说咒。

 

于时世尊。顶放百宝无畏光明。光中出生千叶宝莲。有佛化身。结跏趺坐。宣说神咒。

 

凡欲破彼者。必反对于彼若不反对于彼。即不能破彼。吾佛以正咒。破彼邪咒。亦对治义也。如来顶。即肉髻相。从顶放光。为神咒之本源。表至极高上。胜彼仙咒之源出于梵天也。顶光化佛说咒。对彼冥性外道说咒。即以明破暗义也。明能破暗。暗不能破明。故称无畏光明也。百宝光明。即具足一切光明。能破一切暗冥也。彼咒由冥谛传于登伽。登伽处于淫室卑秽之地。此咒由佛放光化佛。化佛处于千叶宝莲极净之地。兹以至净而对彼至秽也。彼咒是由登伽有为心所说。此咒是由化佛无为心所说。此以无漏化有漏也。如是此咒相反彼咒。而复相胜彼咒故。两相对峙。如杲日消霜。所以能解阿难之危也。此神咒。不但能解阿难淫室之危。乃至一切众生。一切厄难。咸能解除。于下文说咒之后自见。此不重录。

 

三文殊往救。

 

敕文殊师利。将咒往护。恶咒消灭。提奖阿难及摩登伽。归来佛所。

 

神咒既能消除恶咒。何更敕文殊往护耶。盖梵天恶咒虽消。性女之痴爱不解。性女焉肯轻弃阿难而回乎。又焉能与阿难同来佛所乎。是故佛敕文殊。将咒往护。以如来神咒。消先梵恶咒。以文殊智慧。化性女痴爱。故能提拔阿难出于淫室。奖劝性女归来佛所也。前文已说。将阿难作为自己。邪咒淫室。即现前美声美色。见色即堕淫室。闻声即遭邪咒。偶然觉照。即佛斋毕旋归。放光化佛。求出离声色之方法。即化佛说咒。起出离之心。即佛敕文殊。了声色空无所有。即归来佛所。简直而言。佛即真心也。文殊即正智也。阿难即妄心也。恶咒即幻声也。性女即妄色也。可叹世人谁不是遭大幻术。堕于淫室之中耶。有几人如阿难具护戒之正念。感佛护救欤。观今之人。不惟不求出淫室。犹恐不得入淫室。此吾佛所谓可怜愍者也。以上为发起此经之因缘。即别序竟。

 

二正宗分。三。初如来密因名信解分。二菩萨万行。名修行分。三首楞严。名证果分。初三。初阿难请求方便法门。二世尊显示如来藏性。三合破因缘圆成密因。初二。初阿难启请。二大众愿闻。今初。

 

阿难见佛。顶礼悲泣。恨无始来。一向多闻。未全道力。殷勤启请。十方如来得成菩提。妙奢摩他。三摩。禅那。最初方便。

 

阿难自恨。一向多闻。未全道力。偶遭幻术。不能自救。阿难与佛。同时发心。佛喜实行。阿难尚多闻。佛已证果。阿难犹未了道。故自恨也。解此文者。多谓多闻为招祸之端。其实不然。多闻非真能招祸也。观今之世人。自入淫室。不但不畏其苦。而反以为乐。敌体反与阿难者何耶。即不如阿难多闻故也。若阿难无多闻之功。恐亦求之不得。何恨误堕乎。是以多闻。不但不招祸。而且能离祸。又不但能离祸。而且为入正道之因缘。若多闻果能招祸。无闻比丘。可为出世之表率矣。然则。何自恨多闻耶。以一向多闻。未能从闻思修。以致道力未全。徒闻无益。故自恨耳。如此恨多闻。因多闻而障道。禅宗禁学者看经。亦恐成多闻障。非欲隔绝文字。不通道理也。今阿难知过能改。故启请上乘禅定法门。若非多闻。焉知有此哉。菩提。此云觉道。即成正觉之道也。诸佛已成就此觉道。众生正迷此觉道。阿难欲效十方如来成就觉道故。所以殷勤启请。最初方便。方便者。以初学智浅。不能直达觉道。假设一法。以便初学。故曰方便。方即法也。奢摩他。此云止。即定也。三摩。此云观。即慧也。禅那。此云静虑。即止观不二也。妙止者。不止而止。灭一切妄心。即空如来藏也。如二次征心。心境俱空是也。又云。世间一切诸修学人。现前虽成九次第定。不得漏尽成阿罗汉。皆由执此生死妄想。误为真实。亦破有成空义也。妙观者。不观而观。显示一切见性。即不空如来藏也。如后文十番辨见。无非是见是也。又汝等声闻。狭劣无识。不能通达清净实相。亦显空中有不空义也。止观不二者。即非空非有。离二边。显中道。即空不空如来藏也。如后文四科文中。非因缘。非自然。七大文中。非和合。非不和合。皆二边俱非是也。以上三法圆明。即得不生不灭之如来密因。本经喻此。如天王赐与华屋。是为如来答阿难问。成就菩提最初方便也。以明如来藏性。故名信解分。以下如来明二决定义。选耳根圆通。修行真菩提路。乃至持戒诵咒等。总是如来答阿难发觉初心之实行也。此中所明。皆修行法门。故名修道分。由罢座再来。明五十种阴魔。是为如来特示阿难圆满菩提。即示证真之义。故名证道分。其实修行圆满。即名证道。修行分外。别无证道分。此另立证道分者。本经证道有二义。一渐教证道。即五十五位后。妙觉果是也。二顿教证道。即今所立是也。渐教以修该证。故无证道分。顿教以证该修。不立位次。故有证道无修道也。以上第一信解分中。虽具言妙奢摩他。三摩。禅那。三义。其实只具妙奢摩他一义。第二修道分中具三摩义。第三证道分中具禅那义。如是三问题。为全经之纲要。全经皆说明此三问题也。

 

二大众愿闻。

 

于时复有恒沙菩萨。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。俱愿乐闻。退坐默然。承受圣旨。

 

大众闻阿难请佛说无上大法。犹如饥人见美膳。无不乐受。故曰。俱愿乐闻。虚心而待。故退坐默然。乐闻佛说。故承受圣旨。

 

二世尊显示如来藏性。五。初二次征心。显空如来藏。二十番辨见。显不空如来藏。三四科七大。显空不空如来藏。四结述大众。领悟如来藏性。五更除诸疑。圆成如来密因。初二。初以相征心处。二以握拳征心体。初五。初探入道。知妄想之生处。二斥妄想。为征处之缘因。三令直心。为征处之关要。四以身相征心目之在处。五令指处破阿难之妄计。初二。初如来探问因心。二阿难用诸妄想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我同气。情均天伦。当初发心。于我法中。见何胜相。顿舍世间深重恩爱。

 

阿难与佛同一祖父。一脉所生。故曰同气。情均同胞。天伦兄弟。非义交道合可比。此叙人伦之情。以安阿难之心也。复问见何胜相。以探阿难入道之源也。言世间深恩重爱。莫过父母。今汝舍父母而投我出家。必于我出家法中。见有超胜之相。否则。必不肯舍父母而出家故。出家虽是好事。因地不正。亦不能感受好果。是故世尊问阿难出家之因缘也。此如医士诊病。必先探病之来因。然后方可下药也。

 

二阿难用诸妄想。

 

阿难白佛。我见如来三十二相。胜妙殊绝。形体映彻。犹如琉璃。常自思惟。此相非是欲爱所生。何以故。欲气粗浊。腥臊交遘。脓血杂乱。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。是以渴仰。从佛剃落。

 

如来由顶至踵。有三十二种福德相。皆由因中修福德而成也。三十二相。备明法数。胜妙殊绝者。赞美之词也。超一切曰胜。好至极曰妙。无比对曰殊。迈今古曰绝。六根分张曰形。四大和合曰体。血肉莹净于内。而映现于外。皮肤光明于外。而彻见于内。内外映彻。故如琉璃。此赞身之好也。阿难爱佛相好。常自思惟。如来身相如此之好。此相不同常人之身相。从欲爱所生。以淫欲之气。猥亵粗浊故。父精母血。和合成身。从尿道出。故曰腥臊交遘。男女会合曰交遘。如是脓液精血杂乱之本质。只可成下劣不净粗浊浑暗之凡夫身。焉能成胜净妙明紫金光聚之如来身哉。因渴爱仰慕如来之相好故。是以从佛剃落须发。而出家焉。阿难出家之心。贪佛相好。犹似世间之贪心。以心著外相故。虽身出家。心不入道也。此系阿难出家不入道之病。已为如来所探得矣。

 

二斥妄想。为征处之缘因。

 

佛言。善哉。阿难。汝等当知。一切众生。从无始来。生死相续。皆由不知常住真心。性净明体。用诸妄想。此想不真。故有轮转。

 

善哉。赞叹之词也。言好者。阿难自能说出生死之根源也。自性本具。故无有始。由一念妄想而成众生。故曰众生从无始来。即由始初成众生而有生死。以至如今。相续不断。其生死不断之原因。皆由迷失不生不灭。无去无来之常住真心。自性清净光明之体。用诸生灭无常之妄想心。以为自己。如思惟如来相好。非欲爱所生等。皆妄想也。虚而不实曰妄。缘尘分别曰想。不知此想由不觉而起。如空花水月。非自性中本有之物。故曰不真。以迷真逐妄故。妄复生妄。故六道轮转。无有已时。阿难以妄想心为出家之本因。纵有修行。亦增生死。以妄想是生死因。非菩提本故。如来已将真妄表示分明。阿难等皆以妄想为心。而不知有真心。如来欲示阿难之真心故。先破阿难之妄想。是为下文征破之缘因也。

 

三令直心为征处之要关。

 

汝今欲研无上菩提。真发明性。应当直心酬我所问。十方如来。同一道故。出离生死。皆以直心。心言直故。如是乃至终始地位。中间永无诸委曲相。

 

如来已发明阿难所用之心不真。阿难亦知自用之心是妄。正是欲舍妄求真。所以世尊诫令阿难曰。汝欲研求无上菩提。真实发明自性者。应当直心酬我所问。酬谓答复也。直心。即真心。如有则言有。无则言无。真实不虚也。否则。成委曲心。破妄而反生妄。犹如医士已得病原。将欲施药治病。必先预诫病者。汝欲求健全身体者。当依我所忌。否则。治病而反生病。虽药亦无效。故世尊欲治阿难心病。乃令阿难将心中所有知解。直心吐露。不得私藏曲隐。若有丝毫隐藏。即不得谓之直心。如是直心。即返妄归真之心。起信论云。真心者。正念真如法故。正念者。离诸念也。真如是心之体。一念未生前。无诸委曲相。名为直心。一念无明起。即心体上生起之委曲相。可知现前念念皆是心体上之委曲相。无非委曲相者。必至大地平沉。虚空粉碎。七处皆非。可云离诸委曲。现正直心矣。即此直心二字。世尊已将阿难所问。妙奢摩他三摩禅那。最初方便。和盘托出。奈阿难不解领取何。又净名经云。随其直心。则能发行。言非直心。不能行菩提路也。正同此经。十方如来同一道故。出离生死。皆以直心义也。若以直心行菩提道。由始至终。一超直入。故曰中间永无诸委曲相。此言顿超法门。不堕诸数故如此。若依渐次法。则有三贤十地位次。即菩提路中之委曲相也。湾环曰委。折迭曰曲。即非直路也。

 

四以身相征心目之在处。二。初牒前起征。二征心在处。今初。

 

阿难。我今问汝。当汝发心。缘于如来三十二相。将何所见。谁为爱乐。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如是爱乐。用我心目。由目观见如来胜相。心生爱乐。故我发心。愿舍生死。

 

如来初闻阿难渴仰胜相。从佛剃落。即知阿难之病矣。而不即除阿难之病者。以阿难妄病已久。以妄想为心。犹如以病为身。更不知有真身在矣。若顿与以法药治病。恐阿难不知治病。反以为丧身。故预示曰真心。曰妄想。真心体也。妄想病也。更诫令直心酬问。恐隐留病根。体不健全。如是处处安排已定。正欲阿难将病来受药。故牒问曰。当汝发心。缘于如来三十二相。将何所见。谁为爱乐。此问犹如顶门之针。直欲阿难起死回生。阿难若解回光自照。直下觅爱乐之心了不可得。则改头换面。诸病皆痊。全体显露矣。无奈阿难随人舌根所转。不了言中的旨。乃曰。如是爱乐。用我心目。却不审以何为目。更以何为心。是以引起下文无限纠纷也。阿难若了心目假名无实。当下瓦解冰消。则十卷灵文。无由生起。然非阿难不智也。乃世人病都如是。若阿难不发如是病。如来不施如是药。则众生之病。将如何救疗乎。目是眼识。心是意识。凡是外境。心先以目睹。目摄境影。入于心中。心缘境影。(法尘)。故起爱乐。法相宗说。意识与前五识。同缘外境。则违佛说。六识缘六尘。若意识缘外境。则十八界皆紊乱。不能成界矣。

 

二征心在处。

 

佛告阿难。如汝所说。真所爱乐。因于心目。若不识知心目所在。则不能得降伏尘劳。譬如国王。为贼所侵。发兵讨除。是兵要当知贼所在。使汝流转。心目为咎。吾今问汝。唯心与目。今何所在。

 

古解此经。从此向后。谓之七处征心其实此文不是征心。乃征心之在处也。经云。唯心与目。今何所在。又曰。是兵要当知贼所在。乃至后文阿难所计。皆言心之在处。何得误认为征心耶。七处之后。佛问阿难。汝目可见。以何为心。阿难答曰。如来征心。即能推者。我将为心。彼处方是征心之文。如是征心与征心之在处。了了分明。古解以征处为征心。以征心为余波。谬甚矣。夫众生心。本来常住不动。由六根对六尘。引起六识。贪著六尘。为六尘之所劳动。而造种种业。随业流转六道。推其流转之原因。心目为咎。咎病也。今欲息其生死之尘劳。必先知心目之所在。国王。喻心王也。贼喻心目。能劫夺故。侵占也。谓心目之贼。侵占真如之心地。而为六尘之境界故。兵喻修因之心。亦即法药。将欲施药。必先知病之在处。若不知病之在处。则药无处用。若不知病而乱用药者。则旧病未除。必将引起新病。是故愿舍生死。必先知心目所在也。

 

五令指处破阿难之妄计。七。初破内计。二破外计。三破根裹计。四破转内计。五破合处计。六破中间计。七破无著计。初二。初阿难计内。二如来破计。今初。

 

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一切世间十种异生。同将识心。居在身内。纵观如来青莲华眼。亦在佛面。我今观此浮根四尘。只在我面。如是识心。实居身内。

 

阿难示同愚痴。只知有妄。不知有真。宛同蠢夫无知。随人起倒。不知性真常中。心目之名。皆不可得。说心说目。已示迷情。更于心目上分内分外。可谓曲尽愚态矣。十种异生者。卵。胎。湿。化。有色。无色。有想。无想。非有想。非无想也。缺非有色。非无色者。以此二种。即正智真如。此二为根本。生前十种异生。总名为之十二类生。此依末而言曰。十种异生。异谓生法不同也。古解十种异生。谓于十二类除去空散消沉。及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二类。故成十种。以此二类。落于非情。故除之也。此解不确。以此二类。正在十种之内故。此义明于后文十二类生中。此不多辨。阿难以十种异生。心咸在内。取证自心亦在内。正所谓一迷为心。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也。如来眼。清净光明。形似莲华瓣。在于佛面。复以佛眼。证明自己之眼。亦在面上浮根四尘。即地水火风。以此四尘。浮托见性。而成眼根也。或谓四尘。是色香味触。非也。眼根明是四大结成故。色香味触。乃四根所对之尘。非独眼根所有故。阿难不审如来问意所在。直以浮根在外。识心在内答之。果如是。人皆知之。何须问汝耶。阿难但随如来舌头。不顾自己脚跟。世尊无可如何。只得将错就错。随其所计而破之。直将阿难逼拶到山穷水尽处。无计可施而后已。

 

二如来破计。三。初审境立例。二预示正路。三按例破计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今现坐如来讲堂。观只陀林。今何所在。世尊。此大重阁。清净讲堂。在给孤园。今只陀林。实在堂外。阿难。汝今堂中。先何所见。世尊。我在堂中。先见如来。次观大众。如是外望。方瞩林园。阿难。汝瞩林园。因何有见。世尊。此大讲堂。户牖开豁。故我在堂。得远瞻见。

 

此先预设一种譬喻。为下文破计之定例。要令阿难不能出于所破之定例。以阿难之身例心。以堂阁例身。以如来例身内之脏腑。以大众例筋脉。以户牖例眼根。以园林例外尘。阿难只解随如来所问而答。而不知自己所计。已堕在自己所答之中矣。

 

二预示正路。

 

尔时世尊。在大众中。舒金色臂。摩阿难顶。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。名大佛顶。首楞严王。具足万行。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。汝今谛听。阿难顶礼。伏受慈旨。

 

世尊在大众中。伸出金色之臂。摩阿难顶。表示慈爱不舍义也。又欲令其开顶门正眼义也。三摩地。乃禅定之总名也。亦即总阿难所问之三义而言之也。梵语三摩提。此云遍摄受。谓摄持一切诸法。令不失故。又智论云。一切禅定摄心。皆名三摩地。大佛顶。因心也。首楞严。果觉也。因该果海。果彻因源。因果不二。表此三昧。三昧中王。随解随证。因果一如。入此三昧。即入一切三昧。无功不成。无德不具。故曰具足万行。十方如来。皆从此门而超出。更无别路。故曰一门。庄严。谓福慧两种庄严也。不同小乘有限量之福慧。一即一切。故曰妙庄严门与路。皆能通义。超出者。不落阶级。拣别渐次修证。有诸阶级也。谛听者。令阿难除其粗浮之气。诚实而听也。阿难顶礼。表示遵从也。伏受者。折伏妄心。承受佛法也。慈旨。即慈尊所说佛法之旨趣也。正在破阿难妄计之时。夹叙楞严妙定。是何故耶。盖世尊老婆心切。处处望阿难返照回光。恐阿难于破计之间。忽尔回光。无有落处。故预开此通天之路。以待阿难也。无奈阿难竟不如斯何。若不然者。观其下文。亦不接说。如何为三摩地。前无来龙。后无续脉。前后不相关。特然而说此。等若闲文。若反观所破之境。处处皆示三摩地。以破内外诸境。即不受诸受。名为正受故。唯于语言上取分消者。只作寻常看过。若具眼之士。自知绵里有针。言中有的矣。如是下文处处破计。即处处显示三摩地。前文问心目所在。亦欲阿难当下识取三摩地。因阿难不解离妄观真。故此直言之也。阿难若于所破之下。息心观之。无不是入三摩地之处矣。吾佛恐阿难当面错过。故于未破计前。预言之也。

 

三按例破计。三。初引例自非。二将非破计。三结破内计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如汝所言。身在讲堂。户牖开豁。远瞩林园。亦有众生。在此堂中。不见如来。见堂外者。阿难答言。世尊。在堂不见如来。能见林泉。无有是处。

 

此引前定之例。以遗内见外之事问阿难。令伊自定其非。然后将伊之非。破伊之计。要令阿难不能不甘伏其破也。

 

二将非破计。

 

阿难。汝亦如是。汝之心灵。一切明了。若汝现前所明了心。实在身内。尔时先合了知内身。颇有众生。先见身中。后观外物。纵不能见心肝脾胃。爪生发长。筋转脉摇。诚合明了。如何不知。必不内知。云何知外。

 

此将阿难之所非。复破阿难之所计。破曰。阿难。汝言灵明了知之心。实在身内者。当如人在堂中。先见如来。次观大众。后观林泉。如是世人。应当先见脏腑。次见外根。后见外物。适今颇有众生。先见身中脏腑。后见外物否。若曰脏腑迫近于心。如眉在眼上。因太近故不见者。然而指端之爪生。皮外之发长。骨间之筋转。肤里之脉摇。此皆于心不近不远。诚合明了。云何不知耶。既不内知。何言心在身内也。若心在内。而不内知。应如盲人。处于暗室。内外皆无所知。今既能见外。而不见内。则心不在内明矣。如汝前言。在堂不见如来。能见林泉。无有是处。不亦然乎。

 

三结破内计。

 

是故应知。汝言觉了。能知之心住在身内。无有是处。

 

如上辨论结果。心不在身内。阿难妄计心在身内。故曰。无有是处。

 

二破外计。二。初阿难计外。二如来破计。今初。

 

阿难稽首。而白佛言。我闻如来如是法音。悟知我心。实居身外。所以者何。譬如灯光。然于室中。是灯必能先照室内。从其室门。后及庭际。一切众生。不见身中。独见身外。亦如灯光。居在室外。不能照室。是义必明。将无所惑。同佛了义。得无妄耶。

 

稽首。以首稽留于地。即顶礼之异名也。法音者。如来说法之音声也。如前说心。不在身内等。悟者。明了义。众生皆说心在身内。故我亦说心在身内。今闻如来说心不在内。是故另起一种思想。以不见内故。不在身内。能见外故。在身外也。因此悟知我心实在身外。更表其所以不在内而在外义曰。譬如灯光。然于室中。乃至后及庭际等。此喻明前文在内之非。以成下文在外之必是也。灯光居于室外。不能照室。正喻心在外也。此从计外生计。众生向不计心在外故。以室喻身。以灯喻心。阿难自谓以此喻义。必能明心。必无如前惑为身内之失也。佛亦说心不在内。可以同佛了明心义矣。自计如此。不知世尊以为何如。故曰。得无妄耶。若知得心之本义。自然知得心之落处。心之本义尚不知。从何而知落处欤。望空计议。焉有是哉。

 

二如来破计。四。初立喻定例。二按例破计。三验境明非。四结破外计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是诸比丘。适来从我室罗筏城。循乞抟食。归只陀林。我已宿斋。汝观比丘。一人食时。诸人饱否。阿难答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是诸比丘。虽阿罗汉。躯命不同。云何一人。能令众饱。

 

佛说食有四种。谓触食。思食。识食。抟食也。抟食者。即世人之饮食。有分段形式。可抟取故。宿谓过去也。佛斋食已毕。名曰宿斋。众人正食斋时。所以问阿难曰。汝观诸比丘。一人食时。众人心中。能知饱否。佛以此义问阿难。欲令阿难知其身心各别。身心各别故。不能相知。如自他各别。他人吃饭。自不知饱。故阿难答曰。阿罗汉虽了五蕴是空。究竟身躯性命不同。云何一人吃饭。能令众饱耶。各人吃饭各人饱。正是身心相外。不能相知义也。阿难何明于此。而暗于彼耶。

 

二按例破计。

 

佛告阿难。若汝觉了知见之心。实在身外。身心相外。自不相干。则心所知。身不能觉。觉在身际。心不能知。

 

立喻既明。即以阿难所明之喻。而破阿难所计之处曰。汝言能知能见之心。实在身外者。应如自他相外。不相干涉。如他人吃饭。我不知饱。如此则心之所知。身不知觉。身之所觉。心不能知。身心相外。如自他各别故。阿难所计。自以为然。以喻例之。则淆讹自显矣。

 

三验境明非。

 

我今示汝兜罗绵手。汝眼见时。心分别不。阿难答言。如是世尊。佛告阿难。若相知者。云何在外。

 

佛手柔软。故喻之以兜罗绵。佛复以手显验阿难心不在外曰。汝眼见我手时。心分别否。眼即身也。果如阿难所计。身心相外。当眼见手时。心不应分别。若眼见时。心生分别。则身心不相外。则阿难所计非矣。阿难答曰。如是身心。非不相知。然则。身心相外。而复相知者。则应一人食时。能令众饱。此言汝自不许。身心相外。各不相知。如各人食时各人饱。此非汝所计。如是互相违背。是故佛责阿难曰。汝既云身心相知。云何又言心在身外耶。

 

四结破外计。

 

是故应知。汝言觉了能知之心。住在身外。无有是处。

 

是故指上所破之言。身心相外。各不相干。可知汝计心在身外。无有是处矣。

 

三破根里计。二。初阿难妄计。二如来破计。初三。初泛计。二审实。三喻明。今初。

 

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如佛所言。不见内故。不居身内。身心相知。不相离故。不在身外。我今思惟。知在一处。

 

计内计外。皆被佛破。今舍内外。别转一计。此则泛言一处。未曾指定。

 

二审实。

 

佛言。处今何在。阿难言。此了知心。既不知内。而能见外。如我思惟。潜伏根里。

 

阿难泛言一处。故世尊审实阿难曰。处今何在。阿难复作如是思惟。既不知内。而又能知外。不在内外。而又不离内外。盖潜藏隐伏在眼根之里。可内可外也。眼能生识。故名眼根。前文所谓浮根四尘者是也。或谓眼根。指胜义根。非也。胜义根。即根中之见性。见性所依。谓之浮根尘。四尘为根性所依。故曰。潜伏根里。若以胜义为根。更说谁潜伏欤。

 

三喻明。

 

犹如有人。取琉璃碗。合其两眼。虽有物合。而不留碍。彼根随见。随即分别。然我觉了能知之心。不见内者。为在根故。分明瞩外。无障碍者。潜根内故。

 

琉璃。色净体明。内外照彻。琉璃合眼。不碍于眼。喻眼根笼心。不碍于心也。琉璃照境。眼即随见。喻根见境。心随分别也。以在根故。不见内也。潜根里故。能见外也。内外之过已离。根里之计成矣。

 

二如来破计。三。初就喻立例。二按例破计。三结破根里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如汝所言。潜根里者。犹如琉璃。彼人当以琉璃笼眼。当见山河。见琉璃不。如是世尊。是人当以琉璃笼眼。实见琉璃。

 

眼见境。心生分别。心虽分别。实不见眼。彼喻琉璃笼眼。眼见山河。亦见琉璃。已呈法喻不齐之相。法喻不齐。在随义不成。以心眼皆能见。故能成随也。琉璃是境。故不能与眼成随也。阿难只解瞻前。不知顾后。据理直答。曰实见琉璃。不知已与自计相矛盾矣。

 

二按例破计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心若同琉璃合者。当见山河。何不见眼。若见眼者。眼即同境。不得成随。若不能见。云何说言。此了知心。潜在根内。如琉璃合。

 

当见山河。何不见眼。以此义显法喻不齐。眼若同境。则不得成随。眼若非境。则不同琉璃。见与不见。两边俱堕。故结破曰。云何说言。了知之心。潜伏根里。如琉璃合耶。

 

三结破根里。

 

是故应知。汝言觉了能知之心。潜伏根里。如琉璃合。无有是处。

 

此总结第三计。潜伏根里。义不能成。

 

四破转内计。二。初阿难妄计。二如来破计。今初。

 

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我今又作如是思惟。是众生身。腑脏在中。窍穴居外。有藏则暗。有窍则明。今我对佛。开眼见明。名为见外。闭眼见暗。名为见内。是义云何。

 

阿难妄心不歇。前三既非。又起思惟。如是。指下文所计。思惟者。计较忖度之义。灵枢素问云。人身中有五脏六腑。五脏者。心。肝。脾。肺。肾。六腑者。大肠。小肠。胆。胃。膀胱。三焦也。脏藏精气。腑传水谷。脏腑相维表里。所谓心与小肠相表里。肺与大肠相表里。肝与胆相表里。脾与胃相表里。肾与膀胱相表里。心属火。肝属木。脾属土。肺属金。肾属水。五行相生而复相克。是故人身生灭变易。无时休歇也。窍穴者。眼耳鼻舌七孔。内外通气。故曰窍穴。脏腑居于身内。有所隐藏故暗。此明前文。在内不见内之故也。窍穴浮于面上。无所遮拦。故明。此明前文。在内而能见外之故也。以上表述前文。内计非而不非。以下出计云。开眼见明。名为见外。此如户牖开豁。远观林园也。闭眼见暗。名为见内。此如我在堂中。先见如来也。如是思惟。转计在内之计已成。请示于佛曰。是义云何。

 

二如来破除。三。初正破其计。二防其转变。三结破转内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当闭眼见暗之时。此暗境界。为与眼对。为不对眼。若与眼对。暗在眼前。云何成内。若成内者。居暗室中。无日月灯。此暗室中。皆汝焦腑。若不对者。云何成见。

 

开眼见明。名为见外。此与现实相符。故不申破。此所破者。惟闭眼见暗。名为见内一句。破此一句。要在所见之暗。为与眼对。为不对眼。暗若对眼。暗在眼前。眼前之暗。非汝焦腑。内义不成。若不对眼。暗与眼相违。见义不成。二边俱非。转内之计。又穷矣。

 

二防其转变。三。初防转外。二防转空。三防二觉。今初。

 

若离外见。内对所成。合眼见暗。名为身中。开眼见明。何不见面。若不见面。内对不成。见面若成。此了知心。及与眼根。乃在虚空。何成在内。

 

心在身内。暗在眼前。内对不成。若转心在外。与面相合。离于外见。眼前之暗。名为身中。如是转变。义亦不成。何以故。合眼见暗。名为身中。开眼见明。当见汝面。面在心前故。若不见面。面即不在眼前。如是内对。亦不能成。纵许阿难异于常人。能见汝面。内对虽成。而汝了知之心。及与眼根。反处于虚空。何得名为在内耶。如是内对成与不成。皆不得谓心在身内。

 

二防转空。

 

若在虚空。自非汝体。即应如来今见汝面。亦是汝身。汝眼已知。身合非觉。

 

若阿难再转邪计曰。我心即在虚空。有何不可乎。世尊转破曰。汝心若在虚空。汝身即非汝身。己为汝所见之物故。若虚空能见汝面。虚空即汝之身。如来见汝面。如来亦应是汝之身。汝之知觉。既在虚空。汝之自身。应合非觉。然人无二知觉故。今观虚空。及与如来。实非汝身。汝身亦非无知无觉。是故汝心。不在虚空也。

 

三防二觉。

 

必汝执言身眼两觉。应有二知。即汝一身。应成两佛。

 

阿难曰。我身我眼。各有感觉。云何只许眼见。不许身觉耶。是故世尊。再破曰。汝必执言。身眼两觉。则汝一人。应有二个了知之心。若一身有二心。即一人成二佛。世无一人成二佛故。即无一身有二觉也。一身无二觉。则身不离心。心不离身。即心不在虚空也。亦即心不在外也。如是内对之说。终不能成。

 

三结破转内。

 

是故应知。汝言见暗。名为见内者。无有是处。

 

已明内对不成。故结破曰。汝言闭眼见暗。名为见内。无有是处。

 

五破合处计。二。初阿难妄计。二如来破除。今初。

 

阿难言。我常闻佛开示四众。由心生故。种种法生。由法生故。种种心生。我今思惟。即思惟体。实我心性。随所合处。心则随有。亦非内外中间三处。

 

以上四计。皆从世间法上起思惟。此下三计。皆从佛法上起思惟。四众者。比丘。比丘尼。优婆塞。优婆夷。即出家二众。在家二众也。如来常为四众弟子说如是法。阿难为佛侍者。故常闻也。心生种种法生者。心与法互待相生。绝无有心无法。亦无有法无心。生必俱生。灭必俱灭。然心与法生起。亦有二种差别。所谓心生法生者。指七识而言。法生心生者。指六识而言。非心法反复无区别也。起信论云。无明熏真如起妄心。妄心即七识。以有妄心。复熏无明。起妄境。此即心生种种法生义也。由妄境熏妄心。起诸差别见。差别见。即六识。六识从妄境生。故曰法生种种心生也。此破六识心。但取法生种种心生。阿难云。随所合处。心则随有。即法生心生义也。思惟体。即六识心性也。此心无一时无一处不有。故非但内外中间三处也。

 

二如来破除。三。初按定所计。二正破合处。三结破合处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今所言。由法生故。种种心生。随所合处。心随有者。

 

此文按定阿难所计。以起下文破斥也。

 

二正破合处。二。初破无体。二破有体。今初。

 

是心无体。则无所合。若无有体。而能合者。则十九界因七尘合。是义不然。

 

凡言合者。一要有自体。体有则可合。无则无处合故。二要性相同。如六根合六尘。眼根合色尘。耳根合声尘。眼不合声。耳不合色。性不同故。今阿难以思惟为心体。思惟即六识。如水月空花。故世尊曰。是心无体。则无所合。阿难以意识心。合外五尘。即种种法。外五尘合外五根。不与思惟心合。故曰。则无所合。倘若阿难必谓思惟无体之心有可合者。则于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外。另加无体根。故成十九界。于六尘外。另有种种法尘。故成七尘。方成合义。今观世间只有六根合六尘。故曰。是义不然。

 

二破有体。二。初破后来体。二破本有体。今初。

 

若有体者。如汝以手自??其体。汝所知心。为复内出。为从外入。若复内出。还见身中。若从外来。先合见面。阿难言。见是其眼。心知非眼。为见非义。佛言。若眼能见。汝在室中。门能见不。则诸已死。尚有眼存。应皆见物。若见物者。云何名死。

 

有。有二义。一本有。二后来有。今破后来有也。凡言有者。必有来处。若无来处。有义不成。是以破此有体者。先问来处也。??者击也。心之来处。不出内外二处。故问曰。为从内出。为从外来。若从内出。当见身中脏腑。今不然故。内出不成。若从外来。先合见面。今不然故。外来亦不成。来处且无。从何而知有体耶。阿难解救曰。眼能见。心能知。不可以眼见。而浑心知也。如眼从外来。先合见面。则可。心从外来。先合见面。则不可。心非能见故。是以。佛再破眼见曰。人之有眼。如室之有门。汝在室中。门能见否。门因人而能见外。如眼因心而能见物也。门是无情。见与不见。无从考究。眼是能见。不无依据。若无心而眼能见者。则诸已死之人。尚有眼存。应皆见物。死人之眼。见与不见。他人虽不得而知。但有一死字。可以判断眼不能见。何以故。死者无知觉也。若有知见。则不名死故。

 

二破本有体。二。初总问。二别破。今初。

 

阿难。又汝觉了能知之心。若必有体。为复一体。为有多体。今在汝身。为复遍体。为不遍体。

 

世尊恐阿难曰。我心本有。故无来处。何得以无来即谓无心体耶。故世尊又对阿难曰。汝心若必有体者。当可表示。若无表示。空言其有。谁信汝也。我今问汝。汝心之体。是一体耶。是多体耶。汝心之体。在汝身中。为遍身耶。为不遍身耶。于此四问之中。能表示一种。则可云心有体矣。

 

二别破。

 

若一体者。则汝以手?X一支时。四支应觉。若咸觉者。?X应无在。若?X有所。则汝一体自不能成。若多体者。则成多人。何体为汝。若遍体者。同前所?X。若不遍者。当汝触头。亦触汝足。头有所觉。足应无知。今汝不然。

 

一体者。谓四支同一体也。故曰?X一支时。四支咸觉。若不咸觉。不名一体故。若咸觉者。则?X不应有所在。若?X有所在。即有所不在。是故一体不成。若多体者。即四支各有体也。然一人只有一体。若有多体。即成多人。则又不知那一体是汝阿难之体。那一体是他人之体矣。遍体者。周遍身体。即一体也。故曰。同前所?X。不遍体者。即半有半无也。如头有脚无。或脚有头无。故曰。当汝触头。亦触汝足。头有所觉。足应无知。方成不遍。今汝头足。咸皆有觉。是故非不遍体也。以此四种体相。都不相应故。有体之说不成。体尚不有。何云乎合哉。

 

三结破合处。

 

是故应知。随所合处。心则随有。无有是处。

 

已明心体有无。义皆不成。故结破曰。汝心随合随有。无有是处。

 

六破中间计。三。初阿难妄计。二如来破除。三结破中间。初三。初阿难泛计。二如来驳斥。三阿难指中。今初。

 

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我亦闻佛。与文殊等诸法王子。谈实相时。世尊亦言。心不在内。亦不在外。如我思惟。内无所见。外不相知。内无知故。在内不成。身心相知。在外非义。今相知故。复内无见。当在中间。

 

实相者。诸法本具之相也。不生不灭。无去无来。不同幻相生灭变异。故曰实相。金刚经云。是实相者。即是非相。谓远离诸幻化相也。是故佛说实相心体曰。不在内。不在外。以此离内外诸相。正显实相也。阿难虽闻佛说实相。而未了实相真理。故舍内外。而立中间。其不知舍却二边。即无中间也。若舍边立中。依然成为幻妄之相。有中可表。即名有相故。又佛说心不在内等。亦不同阿难但指身内身外。乃不在一切法内。不在一切法外。即一切无在也。若在法中。岂不依然在内乎。阿难于此又起思惟曰。若心在内。则脏腑应当窥见。若心在外。则身心不应相知。我今不能知内。故在内不成。正同佛说。心不在内也。身心非不相知故。在外非义。正合佛说。心不在外也。我今身心虽然相知。而复不能见内。不内不外。故曰当在中间。

 

二如来驳斥。

 

佛言。汝言中间。中必不迷。非无所在。今汝推中。中何为在。为复在处。为当在身。若在身者。在边非中。在中同内。若在处者。为有所表。为无所表。无表同无。表则无定。何以故。如人以表。表为中时。东看则西。南观成北。表体既混。心应杂乱。

 

依内说外。依外说内。皆名相待假。依内外说中间。亦名相待假。阿难虽说中间。实未了中间之真理。故世尊驳斥曰。汝既言中间。中间之义必明了而不迷。迷即不解说故。汝既明中。必有所在。考世人言中。大概不外二处。一在正报之身。二在依报之处。今汝推求所立之中。为在身耶。为在处耶。若在身中。即同在内。已如前破。若在处者。必有表示。若无所表。云何为中。若有所表。中体混乱。何以故。如人立表。测验晷影。以表中时。南人观表。则表成北。东人观表。则表成西。表无定位。故曰混乱。能表之体。既然混乱。所表之中。焉能不混。汝今以中表心。故曰心应杂乱。

 

三阿难指中。

 

阿难言。我所说中。非此二种。如世尊言。眼色为缘。生于眼识。眼有分别。色尘无知。识生其中。则为心在。

 

我所说中。非此二种。避前所破也。眼色为缘。识生其中。是为阿难指定之中间。其实中道不存拣择。唯了中道者。无不是中道也。不了中道者。任何拣择。皆不得中也。智度论心法四缘生。谓因缘。所缘缘。增上缘。等无间缘也。因缘即六根也。所缘即六尘也。眼识之增上缘。谓空明等也。等无间缘。即前识后识互相酬引相续不断也。四缘聚。而识生焉。今云。眼色为缘者。盖省文也。阿难谓识生于眼色之中间。即名为心之在处也。阿难所说。与佛所说。其余皆同。只多中间二字。可谓差之毫厘。失之千里矣。或谓眼色为缘。心生其中。有眼意二识不分过。非也。识谓了别之义。六识皆能了别。皆能名心。非独意识名为心故。今举眼识。以该其余。亦非单指眼识。不关其余也。

 

二如来破除。二初双牒根尘。二分验中间。今初。

 

佛言。汝心若在根尘之中。此之心体。为复兼二。为不兼二。

 

兼二者。兼根兼尘。即联合根尘名为中间也。不兼二者。离根离尘。别有中间也。以此二间。皆牒于根尘。若离根尘。即无中间之可言故。亦可知中非真中矣。

 

二分验中间。二。初验兼二。二验不兼。今初。

 

若兼二者。物体杂乱。物非体知。成敌两立。云何为中。

 

兼二者。一半是色。一半是根。根是有情。色是无知。知与不知。和合为体。故曰物体杂乱。以物为心体。物非体之有知。以根为心体。根同体之有知。如是兼根则相成。兼尘则相敌。成敌两立。正成二边。故责问曰。云何为中。

 

二验不兼。

 

兼二不成。非知不知。即无体性。中何为相。

 

兼二不成。即不兼二也。不兼根故非知。不兼尘故非不知。离却知与不知。则心之体性无。故曰非知不知。即无体性。若有体性。可以表中。体性且无。以何而表中相欤。

 

三结破中间。

 

是故应知。当知中间。无有是处。

 

以上已明有体无体皆无中间可得。故结破曰。无有是处。

 

或谓。前云亦非内外中间三处。此复云。当在中间。应知经文错简。须将第六易为第五。则有多种妙处云云。彼谓自拣中间。复又自计中间。似乎自相违背。若先计后拣。即为文顺。是故须五六颠倒也。其实非经文错简。乃彼误解经文也。何以故。第五计云。随所合处。心则随有。亦非内外中间三处。观此文义。可知非内外中间之非字。不是拣弃内外中间三处。言其非但内外中间三处。乃至随所有处。皆心之合处也。若拣弃内外中间三处。则处有限制。何成随所合处。心则随有乎。而且阿难所计之中。各有不同。如第三计根里。即根中。此计根尘之中。中中不同。何错简之有乎。

 

七破无著计。三。初阿难妄计。二如来破除。三结破无著。今初。

 

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我昔见佛。与大目连。须菩提。富楼那。舍利弗。四大弟子。共转法轮。常言觉知分别心性。既不在内。亦不在外。不在中间。俱无所在。一切无著。名之为心。则我无著。名为心不。

 

大弟子者。此四为众中之上首故曰大。学在师后曰弟。法从师生曰子。共转法轮者。大品般若云。如是种种法门。汝当为菩萨说。般若会上。有二乘替佛宣说。转教菩萨。故云共转也。亦即共说义也。般若专谈实相妙理。故常言非内非外非中间。俱无所在。一切无著也。又金刚经云。应生无所住心。若心有住。即为非住。是故佛说菩萨心。应无所住。阿难据此。故以无著为心。问佛是乎否耶。

 

二如来破除。二。初释一切。二破无著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言觉知。分别心性。俱无在者。世间虚空。水陆飞行。诸所物象。名为一切。

 

一切者。该括之词也。世间所有者。水中有鱼鳖等。陆上有人畜等。空间有飞鸟等。总名为之有相。更兼与有相对之空相。该括空有。名为一切。

 

二破无著。

 

汝不著者。为在为无。无则同于龟毛兔角。云何不著。有不著者。不可名无。无相则无。非无则相。相有则在。云何无著。

 

汝言汝心无著。我当问汝。汝心为在为无。在即有也。汝心若无。则同龟毛兔角。有名无实。心且不有。说谁无著耶。汝心若有。不应名无著。何以故。汝心非无。则必有相。既然有相。必有处所。如鸟飞空。即以空为处。如鱼入水。即以水为处。如人物住地。即以地为处。统观世间一切有情无情。无不著之相。汝心既有相。云何无著耶。然则。佛云何说心无所住耶。当知。佛说心无所住者。佛观一切法空。故心无所住也。不同阿难舍弃一切法不住。而住于虚无。谓之无著也。

 

三结破无著。

 

是故应知。一切无著。名觉知心。无有是处。

 

如来七处破计。无非破阿难分别心。分别心是万恶之本。学者破此为最初方便。阿难分别至此。已到水尽山穷。对于外境不能再起分别矣。以上七种计破。总破心之处所也。前六破有处。后一破无处。有有差别。故用六破。无无差别。故一破即已也。世间处所。不出有无二处。破尽有无。即破尽心之处所也。如来于破计之初。曾许阿难云。有三摩提。名大佛顶首楞严。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。观此七处破计。毫未提著三摩地。好似所说非所许。若从七处所破之后而观之。一切处所俱破。即一切散乱心无。正是显出常住不动之心体。非大佛顶首楞严之三摩地而何耶。阿难只知在如来口边讨消息。而不解回头自顾。故犹有以下诸问也。然如来何不直将三摩地指示阿难。而用此隐示耶。须知三摩地。本身无言可说。不得不如是也。

 

古解此文。咸名七处征心。今不然者何耶。余谓征者问也。如来征问阿难心目所在。非征问阿难如何为心。是故余谓此系征心处。非征心也。由佛一问。阿难答出七处。如是不但征心与征心处不同。而七破与七征。亦不无分别。是以余改七处征心。为初次征处也。正实征心。尚在后文故。然所以征心处者。要引出阿难妄计。藉破妄境。而显真空。即空如来藏性。读此文者。当总七处所破。作一种观境。自见真空妙理。若泥于一计一破。是不但不显真理。则如来与阿难相等尔。以一计一破。皆不免于是非故。有何道理可显欤。是故善读经者。当于言下取义。不徒学语而已也。前破七处。是破贼之窠巢。以下破缘心。是擒贼也。

 

二以握拳征心之本体。二。初阿难再请妙定。二如来二次征心。初二。初自责前非。二请示妙定。今初。

 

尔时阿难。在大众中。即从座起。偏袒右肩。右膝著地。合掌恭敬。而白佛言。我是如来最小之弟。蒙佛慈爱。虽今出家。犹恃娇怜。所以多闻。未得无漏。不能折伏娑毗罗咒。为彼所转。溺于淫舍。当由不知。真际所诣。

 

礼云。请益则起。阿难请佛开示。故从本座而起。以行请益之礼仪也。袒者露也。偏露右肩。西土之服式也。右膝著地。示卑己而尊佛也。合掌。表诸心合一也。无散慢之心曰恭。无傲堕之气曰敬。下告上曰白。以上皆经家叙请益之仪式也。四王八子。阿难居后。故曰最小之弟。佛以阿难岁小。虽然出家。未以严厉管束。故曰蒙佛慈爱。乃至如今。犹恃佛怜爱。而娇泰之习不脱。所以只知多闻。不修无漏。以无无漏之功故。所以不能折伏娑毗罗咒。而为彼邪术所转。以致没溺于淫舍也。推其没溺之由。当在不识真际所诣。阿难因尚多闻。不能造诣真如实际。而今已觉其非矣。

 

二请示妙定。

 

惟愿世尊。大悲哀愍。开示我等奢摩他路。令诸阐提。隳弥戾车。作是语已。五体投地。及诸大众。倾渴翘伫。钦闻示诲。

 

阿难虽受如来七番破斥。仍然不识如来所破斥之用意。故又请示奢摩他。能诣真如实际理地。故曰路。亦即众生成佛之门路也。阐提。此云不具信。弥戾车。此云恶知见。隳者坏也。阿难初请如来开示妙奢摩他。三摩。禅那。融三为一。是为最极圆融。乃顿超法门也。如来开示至此。莫知其妙。故今重请。单示奢摩他。盖期渐次而进也。倾者自下其心。以输诚也。渴者爱慕圣道。谓景仰也。翘者。起足也。伫者。立待也。倾渴翘伫。皆表示求佛诲示之心。至极勤恳。有若大旱之望云霓。

 

二如来二次征心。二。初密示。二显说。今初。

 

尔时世尊。从其面门。放种种光。其光晃曜。如百千日。普佛世界。六种震动。如是十方微尘国土。一时开现。佛之威神。令诸世界。合成一界。其世界中。所有一切诸大菩萨。皆住本国。合掌承听。

 

发际以下名为面门。六根都会之处也。从此放光者。表示六根离六尘。如镜离垢。故放净光明也。种种光。如百千日者。以离一染心。即有一光明。种种染心俱离。故有种种光明也。如百千日。表光明最超胜也。六种震动者。动。踊。起。震。吼。击。表此法能惊觉一切昏迷也。十方国土一时开现者。表一心所成之万法。即下文一切因果世界微尘。因心成体义也。诸世界合成一世界者。表万法还归一心。即行奢摩他路义也。菩萨皆住本国承听者。菩萨表净心人也。本国。表本有心地也。谓闻此法者。必须还归本有心地之人。若流落他乡。妄心未了者。未能闻也。如来将欲破阿难妄心故。预示此妄心之尽相也。凡如来放光现瑞。皆是智身说法。智即光明故。智身说法。唯上根人能了。中下之士。茫然无知。故曰密示。为中下之根不了。复以应身显说。如是显说与密示虽异。义必是一。若放光与说法不相应。则放光与显说。有何异乎。古有解此文者。表示此光。有种种奇特之境界。与所说之法不相关。是皆私臆所测。无本可据。未足信也。

 

二显说。五。初引征。二正征。三破妄。四除疑。五责误。初二。初认妄迷真。二分别真妄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一切众生。从无始来。种种颠倒。业种自然。如恶叉聚。诸修行人。不能得成无上菩提。乃至别成声闻缘觉。及成外道诸天魔王。及魔眷属。皆由不知二种根本。错乱修习。犹如□砂。欲成佳馔。纵经尘劫。终不能得。

 

众生本性无始。由无始起不觉而成众生。故曰。众生从无始来。由不觉故。认假为真。迷己为物。将物为己。故曰种种颠倒。颠倒即无明。亦名为惑。以不了前境。为境所迷惑。故起种种贪嗔。作种种善恶。善恶。即因惑所生之业也。以有业故。感受将来六道之报。报即因业所生之苦也。由惑招业。由业受苦。惑业苦三。不相舍离。故为恶叉聚。梵语恶叉聚。此云线串珠。西域有树。名恶叉聚。以此树之果。三为一聚故。惑业苦三。相聚不离。相似此果。故比之耳。凡欲脱离世间苦者。总名修行人。脱苦之道不一。故有诸修行人。既然修行。而不能成无上菩提者。概因无明未破。认法不真故耳。惑是苦因。故不成菩提之乐果。所谓认法不真者。或谓菩提是空。故别成声闻缘觉之果也。或有不了无生之理。妄拟生理者。故成外道。或有取他人之功行。为自己之功行者。故成天魔等。或有欲脱苦趣。而不舍有相者。故生天上。彼等因有修行。故得上生。因著相故。成外道魔王。及魔眷属。功力深者。为魔王。功力浅者。为魔眷属。彼等虽生天上。业尽下堕。故非真果。梵语魔罗。此云杀者。能断人慧命故。佛魔相反。一欲生人慧命。一欲断人慧命故。佛欲破魔。魔欲害佛也。以上诸修行人。皆未得修行之正因。故不得菩提之正果。犹如不识馔本。以砂作馔。砂非馔本故。纵经尘劫。终不能得。彼等以生灭心修行。欲成不生灭果。故曰。错乱修习。今人动辄曰。我修行。其实修行法门。全未理会。观此可知。不解道理而修行者。唐伤光阴。空费精神。盲修瞎练而已。阿难二次问奢摩他。如来皆未开示用功法门。亦未说明如何为奢摩他。而反问阿难心之在处。又问如何为心。不知者。以为如来迂于阿难。实不知如来速成阿难也。何以故。所谓成菩提者。即明自心也。心明则菩提成矣。如来征心处。以及后文征心。正是菩提最初方便也。若舍此而另说其他法门。如怎样念佛。怎样参禅等。总是?砂之徒。未足以名道也。

 

二分别真妄。

 

云何二种。阿难。一者无始生死根本。则汝今者。与诸众生。用攀缘心为自性者。二者无始菩提涅??元清净体。则汝今者。识精元明。能生诸缘。缘所遗者。由诸众生。遗此本明。虽终日行。而不自觉。枉入诸趣。

 

六识攀缘六尘。故名攀缘心。此心缘境而生。亦随境而灭。从缘而生无自体性。众生不知。认为自性。复于诸尘分别好丑。造诸恶业。随业流转。众生生死。皆由彼造。故名无始生死根本也。烦恼即菩提。生死即涅??。本来无生死烦恼。我等菩提涅??之体。初无垢染。故曰元清净。此体者谁。识精是也。识即心也。精者纯一之义。众生分中。生灭与不生灭和合。名为杂心。亦名染心。即不纯净也。若尽其生灭。成为不生灭。离诸杂染。纯一不杂。是为识精。即众生本具绝对之真性。亦即诸佛所证觉体也。元明者。本有之明。非后生之明。即非明非暗之真明。非明暗对待之明也。一切缘虑之心。皆从此起。故曰能生诸缘。若准唯识解。识精。即八识体。所生诸缘。即六七识。然其识精全体是明。更无所明。由一念不觉。妄起明相。即意根。名为七识。由意根起六识。即分别事识。即今之能生诸缘义也。攀缘之心。无所不缘。但不能缘于元清净体。为缘心之所遗。故曰缘所遗者。者字。指定元清净体而言也。凡被所缘者。即名为染。此体非但六识不能缘。即七识亦不能缘。以从来未为缘心所缘故。名元清净也。若息诸缘。方会此体。众生缘心不息。故遗此本明也。本明者。即元明之本也。本明之明。不同元明之明。一真一妄故。元明之明。又不同凡夫之明。一凡一圣故。圣谓小圣也。凡夫对于本明。犹如生盲人对于颜色。任佛如何发明。众生毕竟不能明了。必须息灭诸缘。方有会本明之希望。若不如是。任尔如何修行。不能出生死。念念修行。念念造生死。因修行。入诸趣。而不自知。不亦枉哉。

 

二正征。二。初握拳试问。二追征心体。今初。

 

阿难。汝今欲知奢摩他路。愿出生死。今复问汝。即时如来。举金色臂。屈五轮指。语阿难言。汝今见不。阿难言见。佛言。汝何所见。阿难言。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。曜我心目。佛言。汝将谁见。阿难言。我与大众。同将眼见。

 

初征心处。是阿难之心趣于如来胜相之境。此征心体。是如来之拳曜于阿难之心。心趣境故。迷之在境。故破境。(即处。)境曜心故。迷之在心。故破心。破境如破贼窠巢。破心如获贼之本身。征心处与征心体不同之如此。其轻重亦可知矣。古解。谓此文是征心之余波。未知心与心处之别也。下文明说。如来现今征心。何得认为征心之余波耶。屈指为拳。申指为掌。可知拳是假名。如来以此试问阿难。意欲阿难知幻而离幻也。阿难曰见。这一见字。不带粘纤。煞有可观。虽如来亦不能辨他是非。果能于此见取。则菩提不从人得。恐阿难口是心非。故再问曰。汝何所见。这是试金之炉锤。阿难言。见如来屈指为光明拳。曜我心目。阿难不是真金。一经炉锤。假相现矣。如来虽知阿难落于前尘。若回光返照。心境俱空。亦可得奢摩他路。故复问曰。汝将谁见。谁字是令返照义。无乃阿难自己不妙。犹欲钝致他人。故曰。我与大众。同将眼见。大众之中。未必竟同阿难也。如来处处举示。阿难头头错过。苦哉。虽然如是。若于眼下见取。犹可为人天之师。恐阿难口虽言眼。而心实不在眼也。不信且看下文。

 

二追征心体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今答我。如来屈指为光明拳。曜汝心目。汝目可见。以何为心。当我拳曜。阿难言。如来现今征心所在。而我以心推穷寻逐。即能推者我将为心。

 

世尊老婆心切。推寻阿难之妄心。著著逼近。直将阿难追穷到底。阿难前云。同将眼见。然眼犹不尽非。若是元明心眼。方便言见。亦可成就菩提。若是凡夫之肉眼。著于前尘。则生死不了。故又追问曰。汝目可见。以何为心。当我拳曜。阿难言。即能推求寻逐者。我将为心。阿难果不以眼根照境为心。而以逐根中影者为心。于此可见阿难所认之心。至极之妄矣。如来征心。至此已得阿难之病源矣。

 

三破妄。

 

佛言。咄。阿难。此非汝心。阿难矍然。避座合掌。起立白佛。此非我心。当名何等。佛告阿难。此是前尘虚妄相想。惑汝真性。由汝无始至于今生。认贼为子。失汝元常。故受轮转。

 

如来蓦然而咄。正似狮子一吼。百兽潜踪。又如平空霹雳。雨霁云消。意欲阿难停息缘心。凝睛正见。而曰此非汝心。此系金刚剑。斩断阿难之缘心。众生无量劫来。皆以之妄想。想者。于无名无相之真性上。施设种种名相。故名曰想。以真性为名相。故曰惑汝真性。以妄想为自心。故曰认贼为子。妄想劫夺功德法财。故曰贼。真心能绍佛家业。故曰子。以真性为外境。故曰失汝元常。元者。本也。即本有实性也。常者无起灭。即本有之真心也。失元常。即失不动之主宰。认妄想。即随名相之流变。以流变六道。或上或下。无有停止。故曰受轮转。

 

四除疑。二。初阿难疑问。二如来破疑。今初。

 

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我佛宠弟。心爱佛故。令我出家。我心何独供养如来。乃至遍历恒沙国土。承事诸佛。及善知识。发大勇猛。行诸一切难行法事。皆用此心。纵令谤法。永退善根。亦因此心。若此发明不是心者。我乃无心。同诸土木。离此觉知。更无所有。云何如来说此非心。我实惊怖。兼此大众。无不疑惑。惟垂大悲。开示未悟。

 

偏爱曰宠。以衣服。饮食。卧具。汤药。奉事于佛。曰供养。通达理事曰善知识。于无过非处说过非曰谤。作善作恶皆用此心。若无此心。则不能作善作恶。故同诸土木。阿难如坐井观天。而不知心量之广大无边。故曰离此觉知。更无所有。以所知不出三界所有。故常在三界。流转生死。殊不知离此觉知。大有好消息在也。以其不知真故。不肯离妄。夫众生之有妄知也。犹牛鼻之有绳索。以牛鼻有绳故。随人牵使。以众生有知故。随业流转。若牛鼻无绳。则辽于天外。任意逍遥。若众生无知。则脱离生死。随心自在。众生不肯离觉知。可谓大惑矣。若于觉知上更求奇巧。以为争人夺我之准备。则迷倒无可言喻矣。世间之人。不论男女。智愚贤不肖。无不以能知能觉者为自心。终日用此心作善作恶。争名夺利。总没有检点过此心之在处。乃至临死。亦不知检点。诚可谓迷之极矣。我佛欲破世人之迷。故假阿难发表之。

 

二如来破疑。二。初明心体。二绝众疑。初二。初因心成物。二以物验心。今初。

 

尔时世尊。开示阿难。及诸大众。欲令心入无生法忍。于师子座。摩阿难顶。而告之言。如来常说。诸法所生。唯心所现。一切因果。世界微尘。因心成体。

 

不拒来者曰忍。即可义也。凡事可于心。即不拒绝故。如凡夫闻说。人有生死。则忍可于心。而不拒绝。若闻说人无生死。则不忍可于心。必拒绝而不承认。此未明无生之理。故不能忍也。若能于法法上亲见无生之理。闻说无生。自然忍可。而不拒绝。是为入无生忍。得此忍者。即名入定。不为生灭所牵流故。如来欲令阿难入无生忍。故摩顶而告之也。诸法所生。唯心所现者。诸法无体。唯心之所变现。生唯心生。灭唯心灭。如种种瓦器。唯微尘所现。生唯尘生。灭唯尘灭。即诸法无生义也。诸法者。即一切有因有果之法。因唯是心。果成诸法也。所谓因果法者。大而世界。小而微尘。中括万有。皆有因有果。故曰。因心成体。离心则无万法故。如种种瓦器。因尘成体。离尘则无种种瓦器故。

 

二以物验心。

 

阿难。若诸世界。一切所有。其中乃至草叶缕结。诘其根元。咸有体性。纵令虚空。亦有名貌。何况清净妙净明心。性一切心。而自无体。

 

叶由草生。即以草为性。结因缕起。即以缕为体。此世界中最微末之法。究问其根元。咸皆有体性。纵令无体性之虚空。尚有虚空之名。空洞之貌。亦不致无从稽考。况成一切诸法之心。反自无体。有是理乎。以上总要阿难信得自心。是有体性之法。非空泛不实之物也。清净者。本来无染也。此依心体言。妙净者。在染而不染也。此依心用言。以无染故。灵鉴不昧。故曰明心。此性即一切诸法之性。一切法性从心而起。故曰性一切心。所生诸法尚有体性。何况能生之自性。岂有无体之理乎。

 

二绝众疑。四。初明有所非心。二指无所亦事。三示尘影无常。四大众知非。今初。

 

若汝执□。分别觉观。所了知性。必为心者。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。别有全性。如汝今者。承听我法。此则因声而有分别。

 

执□者。不舍旧习也。初见法曰觉。起思量曰观。分别觉观。即缘尘之心有所了知故。若以有所了知觉观之性。必为心者。依前文所明。心不无体。若离前尘。别有全性则可。无如此分别觉观。缘尘则有。离尘则无。如汝今者。承听我法。此则因声尘而有分别也。设我不说法。而汝分别。则无有处。此心离尘别无全性。非可执□也。凡有所作。皆名曰事。凡事已成。皆名曰业。世间之事。不离五尘。故曰尘事。业由事成。故曰事业。此明凡有所知。皆觉性不全。非真心也。

 

二指无所亦事。

 

纵灭一切见闻觉知。内守幽闲。犹为法尘。分别影事。

 

前曰。分别觉观。诸尘事业。非是真心。今再推进一层说曰。不但有事业非真心。纵灭尽一切事业。内守幽闲。亦非真心。然此无事。非真无事故。见闻觉知。总该六识而言。见属眼。闻属耳。觉属鼻舌身。知属意。六识不分别六尘。故曰内守幽闲。世人以幽闲为无事。殊不知守幽闲亦事也。此幽闲之事。从法尘中分别而来。若无法尘。幽闲亦不可得故。法尘是前五尘之影。故曰犹为法尘分别影事。亦非真心也。总而言之。凡夫皆以前尘为心。离却前尘。无心可得。若了不可得中这么得。则舍却前尘矣。否则。前尘是命根。焉肯舍却哉。

 

三示尘影无常。

 

我非敕汝执为非心。但汝于心。微细揣摩。若离前尘。有分别性。即真汝心。若分别性。离尘无体。斯则前尘分别影事。尘非常住。若变灭时。此心则同龟毛兔角。则汝法身。同于断灭。其谁修证。无生法忍。

 

如来一再斥阿难所执非心。非如来有意非汝所执也。然汝所执。实在非心也。不信。汝自于心。微细揣摩。揣摩者。测度心之有无也。如眼识离前色尘。可能再分别否。若能分别。即真汝心。若离前尘。分别都无。然汝所执。非尘影而何耶。若汝即以尘影为心者。则有断灭过。何以。尘非常住故。若前尘变灭时。汝心亦随之变灭。而成有名无实之心。故同龟毛兔角也。心是法身之慧命。心断灭故。法身同断灭。身心俱断。其谁修证无生法忍耶。汝有如是非执。焉能不斥耶。

 

四大众知非。

 

即时阿难。与诸大众。默然自失。

 

阿难至此。已知缘尘非心。无由再辩。但默默无言。莫知所之。自失其向日所守而已。然阿难虽未见真心。已将前尘及缘尘之心。悉知非真。心境俱寂。即六识心空。故明得空如来藏性之理也。

 

五责误。

 

佛告阿难。世间一切诸修学人。现前虽成九次第定。不得漏尽成阿罗汉。皆由执此生死妄想。误为真实。是故汝今。虽得多闻。不成圣果。

 

诸修学人。指声闻而言也。九次第定者。四禅四空。及灭受想定也。声闻人修此。从欲界至初禅。乃至非非想。渐次而入。故名次第。至灭受想定成。三界九地思惑尽。名为无学。思惑尽。尽智现前。故成无学。见惑未尽。无生智未现。故不成无生果。故曰。不得漏尽成阿罗汉。漏不尽。即生死不尽也。其不成之故。皆由执此生死根本。缘尘妄想不舍也。认假违真。即见惑。见惑不破。前尘不舍也。或云。声闻先破见惑尽。后破思惑。于此可知其非矣。以上对已证初二三果。未成阿罗汉者言也。阿难是初心声闻。因见惑不破。执生死妄想。误为真实故。所以不得圣果也。或谓阿难。于楞严会前。已成小乘初果。于此亦可知其非矣。以上二次征心。破心法及心所法。显空如来藏性。成就奢摩他路初分已竟。攀缘心息。不随尘境散动。即入奢摩他。问。前云。见道分中。总是答三摩之问。何云此处奢摩他路竟耶。答。此三法中。各具三法。不同凡小偏见之法。不能融通也。如见道分。初见奢摩。次见三摩。次见禅那。总此三法为一妙慧。故名见道。证道亦复如是。

 

[二名征心表]

 

第一征处—唯心与目——阿难答

          今何所在

第二征心—汝目可见——阿难答

          以何为心

————在

 

┬即能推者

└我将为心

┬内

├外

├根里

├转内

├合处

├中间

└无著

 

世尊初次征问阿难心之在处。阿难答处有七。古解误以征【处】为征【心】。故不曰。七征心处。而曰。七处征心。反将征心之正文。作为征心之余波。复将七答为七征。有违经义。故改为二次征心。即第一征处。第二征心也。

 

二。十番辨见显不空藏性。三。初阿难请开道眼。二如来开示道眼。三破余疑显不空。初二。初悲感自悔。二正请开示。今初。

 

阿难闻已。重复悲泪。五体投地。长跪合掌。而白佛言。自我从佛。发心出家。恃佛威神。常自思惟。无劳我修。将谓如来惠我三昧。不知身心本不相代。失我本心。虽身出家。心不入道。譬如穷子。舍父逃逝。今日乃知。虽有多闻。若不修行。与不闻等。如人说食。终不能饱。

 

阿难淫室归来。悲泪求佛。此复悲泪。故曰重复。哀昔伤心曰悲。水从眼出曰泪。五体投地者。两手。两足。及头。皆投于地也。头手俱起。两膝在地曰长跪。合掌白佛。此是经家叙仪也。阿难曰。由我随从于佛。发心出离家室。倚恃佛之威德神力。时常自作思惟。无须劳我修行。修指定而言也。将谓如来惠与我三昧也。三昧。此云正定。却不知各人身心。本不可以相替代。今已失我出家之本心。以致身虽出家。而心不入道也。一向伤失本具性德。故喻如穷子。背觉故。如舍父。合尘故。如逃逝。以上一说一喻。是自叙不行。故有失也。今日乃知多闻不行。与不闻等。喻如说食不饱。此叙出家非修行不能成功也。阿难曲尽凡情。宛同近日之愚夫妇。烧香拜佛。求惠功利。自不修行。然阿难已知自失矣。不知近日之愚夫妇。何日知自失耶。余谓愚夫妇烧香求佛。终有知自失之日。若不烧香求佛者。恐无知自失之日矣。我闻杨子。拔一毛利天下人而不为。盖亦深知身心本不相代。故如此也。惜乎。不遇知者。竟为人呼为异端也。夫智者。生不逢时。每不若常人之得意。其何故哉。盖不遇知己而已也。生逢知己。其幸会大焉。

 

二正请开示。

 

世尊。我等今者。二障所缠。良由不知寂常心性。惟愿如来。哀愍穷露。发妙明心。开我道眼。

 

二障者。所知障。烦恼障也。所知障涅??。而有生死缠也。烦恼障菩提。而有爱染缠也。先有所知。后有烦恼。二障在一法上见。如见一物。不了本自其然。而起法见。有所知故。名为所知障。起信论云。无明义者。名为智碍。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。不了法即真如。而于法见上起爱染。爱染者。即缘虑也。扰乱本智。故名为烦恼障。起信论云。染心义者。名烦恼碍。能障真如根本智故。以妄起法见。名所知。以缘境故。名烦恼。无所知。不生烦恼。有烦恼。必有所知。以二障同生一境。不得相离故也。所知障生在最前。一念不觉。即无明故。灭亦在最后。成佛时。顿破无明。成一切种智。即所知尽故。良犹诚也。寂常心性者。寂即不生。常即不灭。不生不灭之心。是诸法之性。故名寂常心性也。诚由不知寂常心性。故被二障所缠。若了寂常心性。则二障之缠可免矣。以此寂常心性。不能不知。故请如来哀我无法性功德之穷子。愍我不识家乡之露人。发妙明心。妙明心。即明暗不昏之见性。能了此妙明之理者。名为道眼。道眼。乃见道之眼。即三摩观慧也。道眼开。则见妙明心。见妙明心。则知寂常性。知寂常性。则脱二障矣。故此科要在开道眼也。亦即前文已成奢摩他路。此下要求三摩妙观。为行奢摩他路之道眼也。

 

二如来开示道眼。二。初密示总许。二显示别说。今初。

 

即时如来。从胸?d字。涌出宝光。其光晃昱。有百千色。十方微尘。普佛世界。一时周遍。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。旋至阿难。及诸大众。告阿难言。吾今为汝建大法幢。亦令十方一切众生。获妙微密。性净明心。得清净眼。

 

?d字。即梵书万字也。如来胸前有?d德吉祥相。此相由清净眼之所修成。今欲令阿难得清净眼。故从此放光也。光表见性。昱曜。表见性之妙明威胜也。有千百色。表见性随缘有种种相也。世界周遍。表见性横遍十方也。灌如来顶。表见性竖穷无际也。旋至阿难等。表以此竖穷横遍之见性。转示阿难。及诸大众也。若也如是会得。无须下文十番之劳矣。奈阿难不解光中妙义。故世尊明告曰。吾今为汝建大法幢。幢者。摧邪立正也。即摧阿难之邪见。而立正见也。获者得也。妙微密性者。自性之于万法。无不具之。常在诸人目前显示。而诸人不能知。故曰妙微密。此心一尘不染。明暗不昏。故曰净明心。获此性心。即名得清净眼。远离诸幻相。

 

二显示别说。十。初明暗不昏显见性非眼。二如来光手显见性不动。三匿王观河显见性不灭。四轮手上下显见性无失。五寄宿旅亭显见性无去。六还前八尘显见性无还。七万物非见显见性是汝。八器有方圆显见无舒缩。九不即不离显见物不二。十无是无非显见性无侣。初三。初定例。二破迷。三结成。初二。初引前破见。二比较成例。今初。

 

阿难。汝先答我见光明拳。此拳光明。因何所有。云何成拳。汝将谁见。阿难言。由佛全体阎浮檀金。?如宝山。清净所生。故有光明。我实眼观。五轮指端。屈握示人。故有拳相。

 

阎浮檀。树名也。须弥山南有此树。其树之果汁入水。沙石成金。故名阎浮檀金。堑音锡赤光焰也。如来身色如之。世尊问将谁见。阿难答以眼观。阿难以眼为见。故世尊显见非眼也。

 

二比较成例。

 

佛告阿难。如来今日。实言告汝。诸有智者。要以譬喻而得开悟。阿难。譬如我拳。若无我手。不成我拳。若无汝眼。不成汝见。以汝眼根。例我拳理。其义均否。阿难言。唯然。世尊。既无我眼。不成我见。以我眼根。例如来拳。事义相类。

 

有智者。指世间智也。世人言见即眼。言眼即见。眼与见抟恫不分。今欲分别眼见故。要以譬喻开悟。凡事单见不明。喻则淆讹必显。如以眼喻手。以拳喻见。拳是假名。见有实义。阿难不知。而曰事义相类。阿难真假不分。已显然于此矣。

 

二。破迷。二。初破拳见不类。二显见性不昏。今初。

 

佛告阿难。汝言相类。是义不然。何以故。如无手人。拳毕竟灭。彼无眼者。非见全无。所以者何。汝试于途。询问盲人。汝何所见。彼诸盲人。必来答汝。我今眼前唯见黑暗。更无他瞩。以是义观。前尘自暗。见何亏损。

 

无手毕竟无拳者。手是拳之本。无本。故末不能生。犹如无水。毕竟无波也。无眼非见全无者。眼是见之末。无末故。本不必无。犹如无波。不毕竟无水也。是故拳见相类。义不能然。若无手。毕竟无拳。例无见。毕竟无眼。则事义类矣。又无眼。非见全无。例无拳。非手全无。则事义亦类矣。无眼曰盲。世人以无眼即为无见。及询其如何无见。曰见暗。将言无见。又言见暗。此系千古之颠倒梦。无人勘破。于此可朗然大觉矣。前尘自暗者。尘性本暗。明非自有。今虽不见明。于前尘性质上。并无缺见之处。尘自暗也。我之见性何亏损哉。

 

二显见性不昏。二。初以盲显。二以灯喻。今初。

 

阿难言。诸盲眼前。唯睹黑暗。云何成见。佛告阿难。诸盲无眼。唯观黑暗。与有眼人。处于暗室。二黑有别。为无有别。如是世尊。此暗中人。与彼群盲。二黑校量。曾无有异。

 

众生由结声色成根以来。一向迷物为己。故常在声色明尘之中。偶违明尘。即名无见。殊不知此见性。历然超出明暗二尘之外。毕竟不随明暗而有而无。故世尊以有眼人。处于暗室之见黑。比较盲者之见黑。所有二黑。既然无异。能见二性。焉能不同有哉。见黑既不关于眼。见明何独关于眼乎。

 

二以灯喻。

 

阿难。若无眼人。全见前黑。忽得眼光。还于前尘。见种种色。名眼见者。彼暗中人。全见前黑。忽获灯光。亦于前尘。见种种色。应名灯见。若灯见者。灯能有见。自不名灯。又则灯观。何关汝事。

 

无眼人。得眼则能见种种色。暗中人。得灯亦能见种种色。如是灯与眼同。人与见同。然则暗中无人。虽有灯而不见种种色。例如盲人无见。虽有眼而亦不见种种色。今不然故。显然盲者有见。如暗中有人也。若谓盲者得眼见种种色。是眼见。非见见者。例暗中人。得灯见种种色。应是灯见。而非人见耶。眼不名见。世所共迷。灯不名见。世所共知也。若汝必谓灯能见者。灯既能见。应名曰见。不应名灯。既已名灯。非能见也。若谓灯名。另有见义者。则又灯观。何关汝事耶。四面八方。审察推寻。终无眼见之理。则见性非眼之义成矣。

 

三结成。

 

是故当知。灯能显色。如是见者。是眼非灯。眼能显色。如是见性。是心非眼。

 

灯眼同名显色。各有所显不同。灯即明。眼识之增上缘也。眼即浮尘根。见性之增上缘也。十番显见。非显见识。乃显见性也。见即眼识。前文已征破故。见性是末那识。是心非眼之心字。即指七识心也。见精是八识。见性之体也。此十番显见。但显见性。不显见识。不显见精。今依通名。故曰显见。以下文中。或曰见。或曰见性。或曰见精。各有用意不同。读者须知。不可混然而不分也。云何而知显见性。不显见识。不显见精耶。见是常人所知。无须显故。又前文破缘尘心。即破见故。见精是体。非所显故。四科七大文中。方即物示体故。惟见性。众生不知。故需显也。见性真而非真故。显后而复破。如后文云。见见之时。见非是见。此即破所显之见性也。见犹离见。见不能及。此系示见精也。以所显之见性可破故。亦可证非显见精矣。精体不可破故。

 

二如来光手显见性不动。二。初大众默感。二。如来慈示。今初。

 

阿难虽复得闻是言。与诸大众。口已默然。心未开悟。犹冀如来慈音宣示。合掌清心。伫佛悲诲。

 

前文辨别眼见。阿难已理穷辞尽。无再辨之能力。只得默然而已。如来虽显明见性非眼。犹未显如何之为见性。故阿难等。心未开悟。犹望如来慈音宣示也。慈与乐。悲拔苦。伫立待也。

 

二如来慈示。三。初立义。二验解。三责迷。初二。初如来舒指问悟。二陈那陈悟客尘。今初。

 

尔时世尊。舒兜罗绵网相光手。开五轮指。诲敕阿难。及诸大众。我初成道。于鹿园中。为阿若多五比丘等。及汝四众。言一切众生。不成菩提。及阿罗汉。皆由客尘烦恼所误。汝等当时。因何开悟。今成圣果。

 

佛手有网幔相。故曰网相光手。鹿园。在波罗□国。先王养鹿之园也。佛于此园。初转四谛法轮。阿若多。此云最初解。名也。姓?x陈那。此云火器。先世事火。故命族也。阿若多。十力迦叶。??。跋提。拘力。是为五比丘。??。又云马胜。跋提。此云小贤。拘力。此云摩诃男。前二母族。后三父族。如来初出家。父王命此五人伴修。后以不耐苦行。自奔鹿园。各修异道。佛观因缘。乃先度之。菩提。此云正觉。大乘果也。阿罗汉。小乘果也。客尘烦恼。即小乘见思惑也。误即迷惑也。误认客尘。迷失主空。故不成圣果耳。佛欲以客尘之义。破阿难之迷。令众中已悟者说之。以昭信实也。

 

二陈那陈悟客尘。二。初总陈。二别解。今初。

 

时?x陈那。起立白佛。我今长老。于大众中。独得解名。因悟客尘二字成果。

 

陈那年德俱尊。故称长老。如来说法。陈那最初得解。故独得以解为名也。五尘生灭不停。故如客义。五根见性。不生不灭。故如主义。法尘浮动不息。故如尘义。意根见性常静。故如空义。因悟六尘如客尘故。舍客尘而得主空。名证小乘圣果也。此依陈那所悟而言也。若以来去客义。比分段生死。以浮动尘义。此变易生死。则大小二乘。皆具矣。

 

二别解。二。初解客义。二解尘义。今初。

 

世尊。譬如行客。投寄旅亭。或宿或食。宿食事毕。?m装前途。不遑安住。若实主人。自无攸往。如是思惟。不住名客。住名主人。以不住者。名为客义。

 

行客。且以幻身而言。旅即客也。亭者。停也。旅客停息之处。故曰旅亭。投寄旅亭。喻生于世间也。或宿或食。喻一生之事业也。宿食事毕。喻宿业报尽。新业已成也。?m装前途。喻随新业而去也。不遑安住。喻随业牵流不息也。主人。喻偏真法身也。无攸往。喻无分段生死也。幻身无住。故喻名客。法身常住。故喻名主人。是以不住者。名为客义也。凡不住者。皆名客义。非但幻身而已也。此预示下文轮掌开合义也。

 

二解尘义。

 

又如新霁。清?D升天。光入隙中。发明空中诸有尘相。尘质摇动。虚空寂然。如是思惟。澄寂名空。摇动名尘。以摇动者。名为尘义。佛言。如是。

 

雨后初晴。谓之新霁。喻初伏烦恼也。雨后无尘昏之相。故曰清?D升天。喻始觉智也。光入隙中。喻小乘之智。照见万象生灭不停也。空中尘相。喻所见之幻相。生灭不停也。空寂。喻幻相之真性不动也。真性澄寂故。喻名空。幻相摇动故。喻名尘。是故以摇动之幻相。名为尘义也。故佛证解曰。如是。此预示下文宝掌飞光义也。

 

二验解。二。初以轮指开合验客义。二以宝手飞光验尘义。今初。

 

即时如来。于大众中。屈五轮指。屈已复开。开已又屈。谓阿难言。汝今何见。阿难言。我见如来百宝轮掌。众中开合。佛告阿难。汝见我手。众中开合。为是我手有开有合。为复汝见有开有合。阿难言。世尊宝手众中开合。我见如来手自开合。非我见性有开有合。佛言。谁动谁静。阿难言。佛手不住。而我见性尚无有静。谁为无住。佛言。如是。

 

佛之手足。皆有千辐轮相。故名佛手曰轮掌也。佛以手指开而复屈。屈而复开。如客往来不停。以验阿难之见解。阿难曰。佛手有开有合。我见无开无合。阿难亦了然客与主矣。然客有行客住客之不同。若以暂住之客为主。依然迷于真主也。故又问曰。谁动谁静。动静即住不住也。阿难言。佛手不住。如客不遑安住也。我见性尚无有静。谁为无住。如主人尚无来相。谁成去相也。阿难见解。正合客主之义。故佛证解曰。如是。

 

二以宝手飞光验尘义。

 

如来于是。从轮掌中。飞一宝光。在阿难右。即时阿难回首右盼。又放一光在阿难左。阿难又则回首左盼。佛告阿难。汝头今日。因何摇动。阿难言。我见如来。出妙宝光。来我左右。故左右观。头自摇动。阿难。汝盼佛光。左右动头。为汝头动。为复见动。世尊。我头自动。而我见性。尚无有止。谁为摇动。佛言。如是。

 

光飞左右。令头摇动。如尘旋绕。以验阿难之见解。阿难曰。左右观光。头自摇动。阿难了然尘与空矣。此处虽未问见。见亦暗在其中。无空相不显尘相故。然尘有动有静。若以暂止之尘为空者。则未识真空也。故又呼阿难问曰。为汝头动。为复见动。阿难答世尊曰。我头自动。如尘由静而自然动也。以我见性尚无有止。谁为摇动。如空本来不动。故无止相。止相尚无。何成摇动。阿难见解不违尘空义。故世尊证解曰。如是。

 

三责迷。

 

于是如来。普告大众。若复众生。以摇动者。名之为尘。以不住者。名之为客。汝观阿难。头自动摇。见无所动。又汝观我手自开合。见无舒卷。云何汝今。以动为身。以动为境。从始洎终。念念生灭。遗失真性。颠倒行事。性心失真。认物为己。轮回是中。自取流转。

 

上来数问数答中。所解不动之见性。已显然可见矣。故如来普告大众曰。众生既知摇动者是尘。不住者是客。宛然陈那无异。非若愚昧无知矣。何以知其外。而不知其内。知其他。而不知其己耶。观阿难头自动摇。见无所动。尘空分明。汝何只知其尘不知其空耶。观如来手自开合。见无舒卷。宾主历然。汝何只知其宾不知其主耶。不知主空且已。云何汝今反以来去之动客而为根身耶。云何反以摇动之尘而为真境耶。观此则可知众生之过。不在不识主人翁。而在反客为主也。众生之过。不在不识真境。而在反妄为真也。以反客为主。反妄为真故。从一念不觉成众生之始。以至忽破无明成正觉之终。随逐客尘。念念生灭。遗失澄寂真性之空。认取摇动幻相之尘。故曰颠倒行事。遗失法性心之真主人。揽取假合身之伪客者。故曰认物为己。以颠倒行事故。轮回尘境中也。以认物为己故。轮回客身中也。轮回此客尘之中者。非客尘使汝流转耶。而汝随逐客尘。自取流转耶。众生作业。自作自受。如蚕作茧。自缠自缚。世人每遇祸乱。不怨天。必尤人。而不知自责。其愚甚矣。

 

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一终

 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 京ICP备16063509号-16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